1 / 11
文档名称:

41种群的特征.doc

格式:doc   大小:1,45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1种群的特征.doc

上传人:qnrdwb 2022/3/30 文件大小:1.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1种群的特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一、知识构造
样方法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等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的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
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详细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根本单位。(精品文档请下载)
常用的样方法:植物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对于许多动物而言,由于它们活动才能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举例计算.)(精品文档请下载)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老师结合详细事例加以说明。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老师结合详细事例加以说明.
死亡或迁出对种群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一些个体死亡或迁出了,在种群中留下空间让新一代个体更好地成长,这样的种群往往生活力更强。(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学生阅读教材P63相关内容,答复:
1、什么叫年龄构造?
2、种群年龄组成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叫性别比例?
4、大多数生物种群都倾向于使雌雄性别比率大约保持1:1,以人为例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5、什么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老师总结:
类型
种群构成特点
开展趋势
增长型
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衰退型
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三)总结
(四)作业布置
教材P63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概念
1、种群 种群是物种存在和繁殖的根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
空间特征
特征 数量特征
遗传特征
2、种群密度
⑴概念
⑵特点
样方法
⑶调查方法
标志重捕法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
2、死亡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1、迁入率
2、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
(1)概念
(2)类型
类型
种群构成特点
开展趋势
增长型
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衰退型
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2、性别比例
(1)概念
雌雄相当
(2)类型 雌多于雄
雄多于雌
3、关系
第2课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是在原形示范和详细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拟性的操作。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按照教材探究活动指导的要求动手操作。(精品文档请下载)
1、提出问题
在着手调查之前,要明确调查的目的,确定探究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展调查。这就需要事先对调查区域有所理解。例如,调查区域的环境情况如何?有哪些生物种类?哪些因素影响区域内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就难以理解调查结果,也难以和其他的观察结果进展比较。一般需要理解的因素有:地理位置、环境类型、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气候因素和他和研究相关的细节,如人为因素、污染程度等。
(精品文档请下载)
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才能真正发现有意义的问题,进而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制订方案
本课题的方案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确定“样方”来制订,也即为了获取真正具有代表性样本的信息。有代表性样本的一般原那么应该是: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取样的方式不能单一。(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般而言,取样需要考虑的是:样方的定位、样方的大小、样方的数量等问题。就均匀分布的情况而言,只要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即可,因为种群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选择时机;而对于其他的分布情况(如系统分布、分层分布、梯度分布等),采取简单的随机取样方法未必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为了防止简单随机取样方法的缺乏,可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即将区域分为假设干亚区域,然后在亚区域上进展随机取样。(精品文档请下载)
样方大小应视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显然,在森林中对某种树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