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方法〔2004年2月26日海关总署令第113号发布,根据2008年1月14日海关总署令第168号公布的《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方法〉的决定》和2010年11月1日海关总署令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三〕经营企业委托加工的,应当提交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企业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四〕经营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
〔五〕海关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和材料。
第十三条经海关审核,单证齐全有效,并且符合本方法第十条至第十二条规定的,海关应当自接受企业备案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并核发加工贸易手册。
需要办理担保手续的,经营企业按照规定办理担保手续后,海关核发加工贸易手册。
第十四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海关不予备案并且书面告知经营企业:
〔一〕进口料件或者出口成品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
〔二〕加工产品属于国家禁止在我国境内加工生产的;
〔三〕进口料件属于海关无法实行保税监管的;
〔四〕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属于国家规定不允许开展加工贸易的;
〔五〕经营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向海关报核已到期的加工贸易手册,又向海关申请备案的。
第十五条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海关可以在经营企业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后予以备案:
〔一〕涉嫌走私、违规,已被海关立案调查、侦查,案件未审结的;
可以
〔二〕因为管理混乱被海关要求整改,在整改期内的。
经营企业或者加工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海关有理由认为其存在较高监管风险的,比照前款规定办理,并书面告知有关企业:
〔一〕租赁厂房或者设备的;
〔二〕首次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
〔三〕加工贸易手册申请两次或者两次以上延期的;
〔四〕办理加工贸易异地备案的。
第十六条海关发现经营企业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提交的单证与事实不符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货物尚未进口的,海关注销其备案;
〔二〕货物已进口的,企业可以申请退运,也可以向海关提供相当于应缴税款金额的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后继续履行合同。
第十七条已经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的经营企业可以向海关申领加工贸易手册分册、续册。
第十八条加工贸易货物备案内容发生变更的,经营企业应当在加工贸易手册有效期内办理变更手续。需要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的,还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章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加工
第十九条经营企业进口加工贸易货物,可以从境外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仓库进口,也可以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入。
经营企业出口加工贸易货物,可以向境外或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出口监管仓库出口,也可以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出。
第二十条经营企业应当持加工贸易手册、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等有关单证办理加工贸易货物进出口报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经营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列入海关统计。
第二十二条经营企业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开展深加工结转业务,并按照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深加工结转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三条经营企业经海关批准可以开展外发加工业务,并按照外发加工的相关管理规定办理。
经营企业开展外发加工业务,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转卖给承揽企业。承揽企业不得将加工贸易货物再次外发至其他企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