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 诗词鉴赏题.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 诗词鉴赏题.doc

上传人:rovend 2017/1/7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高三语文总复习 诗词鉴赏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三语文总复****诗词鉴赏题新人教版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 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 占尽。蘋洲烟雨: 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 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9.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全国卷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5 分) 9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 分) 北京卷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古风( 其十) 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 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 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 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 并把他引为“同调”, 内容显豁, 感情深挚。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 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4-16 题。(8 分) 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 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 分) 15 .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 .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 .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 .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 分) 天津卷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 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 zhù):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 )“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重庆卷 1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 钱继章, 字尔斐, 号菊农, 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 1636 ) 举人, 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1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4 分) (2 )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3 分) 浙江卷(二)阅读下面,完成 21— 22题。(7 分) 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 wén )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21 .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名句“”一脉相承。(2 分) 22 .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 分) 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