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会教学》读书笔记(四)
厦门教科院 伯海英
第九章 概念教学
大多数有经验的教师会同意这个观点:向学生传递信息十分重要,但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更重要。有经验的教师也懂得,在任何学科中,概念都是思维特别是高级思维的基石。
刚入门的教师最常见的错误是低估透彻、深入教授概念所需花费的时间,要记住记忆概念的定义与理解概念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只是咬文嚼字地机械记忆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也许很快就能记住概念的文字。但如果不理解,就无法应用概念去解释现象和原理,而这才是认识新概念的意义。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师在教授概念时,与教授其他任何内容相比,都更需要做到以下一点: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考虑学生的多元化需要,并设法满足这些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即因材施教.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十章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都表明了,人们通过经验学习、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重要的社会技能,同时发展学习技能,形成民主态度。合作学习的根本意义,如果我们组织的合作学习与此无关,那就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精品文档请下载)
合作学习使以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独有的管理任务是帮助学生从单独听课向合作学习小组过渡,在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是协助他们,教给他们社会技能和合作行为.(精品文档请下载)
、让他们开始小组合作工作的过程是很困难的。如果教师制定严谨的规则与程序并向学生详细说明我们的实践经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那么最初运用小组学习模式就会比较顺利.(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生合作合作不是学生生来就有的本领,需要教师教授基本的技巧。
。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下述重要社会技能和小组合作技巧。(精品文档请下载)
1。任务互助。合作学习任务应是互助任务如果任务不具有互助性,个人可独立完成,就不必组织合作学习。
,而非独立任务,小组作为整体的成功依赖于所有成员的合作与互助行为。小组成员共用学习材料、让学生组对共同完成任务、给学生一些问题而给其他人答案、小组成员为获得信息而互助协作的“拼图组合"、角色区分等方式,都是建构任务互助的方式。(精品文档请下载)
,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这些技能形成过程中,可能需要怎样的学习过程。
,文中所列出的各种技能,都应该结合具体的合作任务加以训练。教师最好能设计一个相对清晰的基本流程,然后再根据具体任务进行调整。
。社会技能使促使个体与他人有效合作、。这些技能需要教师教授。至少包括:分享技能(轮流、结对检查等)、参与技能(时间代币、给频繁发言者提醒)、交流技能(措辞变换、行为描述、情感描述、印象检查)(要清楚描述自己的想法感觉,让听者确切理解是困难的;确切地倾听、解读他人所说的内容也是困难的。在课堂互动中,,他们举着手坐着,等待老师叫他们发言;小组活动时,他们可能会不断地发言打断别人。)小组技能(小组访问、小组壁画、魔幻数字11)。(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十一章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基于问题的学习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研究型学习。它强调有意义的真实问题、强调调查和探究、强调学科综合、强调合作、强调自由的思考等。
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既有社会意义又对学生个人有意义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学生调查和探究的出发点。其特征包括:问题激发、学科综合、真实性调查、手工作品制作与展示(成果展示)、合作。(精品文档请下载)
PBL需要一个智力上不受约束、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环境,需要开放研究的自由思考。
计划、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
备课
确定教学目标
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技能;通过真实情境或模拟情境体验、学习成人角色;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精品文档请下载)
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至少满足五条重要标准:第一,,问题应该是真实的;第二,问题应该比较模糊;第三,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有意义,应该适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第四,问题范围应该足够宽泛;第五,应该能使学生从团体的努力中获益。(精品文档请下载)
选择一个具体的情境作为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2。确定问题情境是否能自然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并能很好地突出问题的困惑性。
4。要考虑问题的可操作性:学生能否在给定的时间内,利用可找到的资料,进行充分地调查。
组织资源
基于问题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