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关于企业建立关键绩效指标.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企业建立关键绩效指标.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8/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企业建立关键绩效指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企业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的几点思考
        关键绩效指标法同平衡记分卡、目标管理法一样,都是一种系统化的绩效考核技术。
    一般情况,一个优秀的员工,总是希望他的努力及努力的成果能被主管及高层所认知并欣赏;相反地,不努力的员工则是希望能够滥竽充数,不为他人所发现。对企业而言,留住关键岗位的优秀人才,淘汰差的员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是企业的追求之一。而实施绩效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毫无疑问,一个良好的员工绩效考核系统,可以支撑企业持续产生高绩效,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于如何设计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个企业可以选择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很多种,诸如排队法、行为锚定法、关键事项法、360度考核等非系统的考核方法,也有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积分卡法和目标管理法等系统性的考核方法。绝大多数的咨询顾问在对企业进行咨询的过程中,都会建议企业采用以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考核方法。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技术,首先需要进行企业的战略梳理,诸如企业要明白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能够成功,我们成功的领域在哪些方面,在过去成功的领域里,哪些主要要素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这些主要要素就是一个企业的KPI。
    在对江苏某集团进行企业管理咨询过程中,我们也引入了KPI体系,通过三个月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建立起了上自集团下至各公司各部门各员工的四级KPI体系。在引入KPI体系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思考的。以下思考的来源是在对江苏某集团下属七个公司进行企业管理咨询过程中获得的。
    1、 KPI的设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公司的目标
    在制定部门级KPI时,有几次出现了部门级指标上一级来源不清楚的情况。例如在制定行政人事部的KPI时,设置了一个指标,"环境卫生"。在审核时发现,不清楚该指标可以支撑上级的哪一个指标。于是重新制定。
    KPI指标的设置,是至上而下层层分解进行的,下一级的指标是为了完成上一级的指标。通过至下而上的汇总业绩,才是最终公司的业绩。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一张皮"现象,即是部门和个人都达到甚至超过了预定的考核目标,而企业的整体绩效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明显的提高。
    2、 KPI的制定一定要考虑流程因素
    KPI制定时,在纵向上要考虑上一级的指标,在横向上则要考虑流程因素,要清楚每一个工作的输入与输出及过程的要素是什么。
    该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制造配套企业,以销定产。在对生产部进行指标设置时有一个是"降低库存"。库存主要是根据销售部制定的销售计划来决定的,而销售计划又是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的,销售计划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关系到库存的数量。所以,在对生产部制定"降低库存"这一指标时,一定要对销售部制定"销售计划预测的准确性"这样一个指标,才有可能减少销售部与生产部之间的矛盾。因而在制定指标时,如果要测量输出的结果性指标时,则一定要考虑这一结果的输入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输出的结果性指标的考核。所以,企业在进行KPI体系设计的时候,如果流程没有梳理清楚,就会为以后的考核体系的实施留下很多的后遗症。
    3、要确实能体现KPI中关键和少量的作用
    在初期制定KPI时,企业尚能做到关键与少量,但当回头对KPI进行审视时,又发现指标制定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