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古诗二首——《浪淘沙》和《初晴后雨》.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二首——《浪淘沙》和《初晴后雨》.docx

上传人:282975922 2022/3/3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二首——《浪淘沙》和《初晴后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二首 浪淘沙》和《初晴后雨》
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自学课文 ,理解古诗内容,了解自然界中大海
的壮阔,西湖的美丽。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审美鉴 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2.能力目标:理解重点词句,感古诗二首 浪淘沙》和《初晴后雨》
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自学课文 ,理解古诗内容,了解自然界中大海
的壮阔,西湖的美丽。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审美鉴 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2.能力目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
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通过写景揭示深刻的道理, 表达自己豁达的胸襟。
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扩大阅读量。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诗的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
感美,与作者共鸣,产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有《浪淘沙》和《初晴后雨》两篇古诗。第一首作者是白居 易,诗中语言奔放,颇有气势,生动地再现了波涛汹涌、辽阔壮观的 大海景象,以及作者观后产生的联想。第二首是苏轼的作品,作者用 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杭州西湖的景致。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诗句的美感,理解诗意。产 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由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渗透学习作者用描写景物或事物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种写作手 法。
2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自主合作。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
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 求。初读时,放手让学生联系对古诗已有的认知水平,反复诵读。教 师借助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分别适时播放有关大海和西湖的风 光片,利用壮阔优美的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辅助理解古诗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学 习古诗的经验, 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学诗的方法, 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谐互助,充满人文气息的合作学习氛围,培 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精神。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古
诗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所学古诗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 更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意境美,感受到古诗是 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诵 读、涵咏、理解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关于大海的录象、 西湖风景片; 学生搜集有关写水 的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预,收集、 背诵学过的他们写的诗。
、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1 .谈话:假期中,我们班的XXX同学在家人的带领下到杭州的 西湖游玩,那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请他来当导游 带我们一起去游览一番。 (学生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 湖的美丽风光)
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 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
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 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 一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苏轼的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 苏轼,字子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