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 题:刘先生是一位知名撰稿人,年收入预计在 60 万元左右。在与报社合作方式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供选择: 调入报社; 兼职专栏作家; 自由撰稿人。请分析刘先生采取哪种筹划方式最合算? 对刘先生的 60 万元收入来说,三种合作方式下所适用的税目、税率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使其应缴税款会有很大差别,为他留下很大筹划空间。三种合作方式的税负比较如下: 第一,调入报社。在这种合作方式下,其收入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5% -45 %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刘先生的年收入预计在 60 万元左右,则月收入为 5 万元,实际适用税率为 30%。应缴税款为: [(50000-2000) × 30% -3375] × 12=132300( 元) 第二, 兼职专栏作家。在这种合作方式下,其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如果按月平均支付,适用税率为 30 %。应缴税款为: [50000 × (1-20 %)× 30% -2000] × 12=120000( 元) 第三,自由撰稿人。其收入属于稿酬所得,预计适用税率为 20 %,并可享受减征 30 %的税收优惠,则其实际适用税率为 l4%。应缴税款: 600000 × (1-20 %)× 20%× (1-30 % )=67200( 元)由计算结果可知, 如果仅从税负的角度考虑, 刘先生作为自由撰稿人的身份获得收入所适用的税率最低,应纳税额最少,税负最低。比作为兼职专栏作家节税 52800 元(1 20000-67200) ; 比调入报社节税 65l00 元(132300-67200) 。第2题: 某企业新购入一台价值 1 00O 万元的机器设备. 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 5年。假定不考虑折旧情况下的企业利润额每年均为 500 万元,所得税在年末缴纳,所得税税率 25 %, 贴现率 10 %。可采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也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暂不考虑设备残值。请根据上表计算分析两种不同折旧方法下的年度折旧费用、利润及所得税节税情况。解:直线法折旧都是 200 ,所得税等于 75 万元,所得税现值= 所得税* 复利现值系数。双倍法下折旧=2/ 使用年数* 机器净值, 最后两年的折旧平摊。( 表咯) 从计算的数据可以看出, 设备在采用直线折旧法与加速折旧法下 5 年的折旧总额、利润总额以及应纳所得税总额是完全相同的,分别为 1000 万元、 l500 万元、 375 万元。但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使企业前两个年度的折旧费用大幅提高, 利润与应纳所得税税额大幅下降; 而后面年度的折旧费用大幅下降, 利润与应纳所得税税额相应增加, 这实际上是一种将部分税款递延到以后年度缴纳的筹划。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可实现相对节税 万元(-) 。第3题: 王先生承租经营一家餐饮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职工人数为 20人)。该企业将全部资产( 资产总额 300000 元) 租赁给王先生使用,王先生每年上缴租赁费 1 0000O 元,缴完租赁费后的经营成果全部归王先生个人所有。 2009 年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为 1 90000 元,王先生在企业不领取工资。试计算比较王先生如何利用不同的企业性质进行筹划? 方案一: 如果王先生仍使用原企业的营业执照, 按税法规定其经营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率 20% 。而且其税后所得还要再按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适用 5% -35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在不考虑其他调整因素的情况下,企业纳税情况如下: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1 90000 × 20% =38000( 元) 王先生承租经营所得=1 90000-1 00000-3 8000=52000( 元) 王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2000-2000 × 12) × 20% -1250 =4350( 元) 王先生实际获得的税后收益: 52000-4350=47650( 元) 方案二: 如果王先生将原企业的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 则其承租经营所得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而应直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不考虑其他调整因素的情况下, 王先生纳税情况如下: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 90000-1 00000-2000 × 12) × 35% -6750=16350( 元) 王先生获得的税后收益=1 90000-1 00000-1 6350=73650( 元) 通过比较,王先生采纳方案二可以多获利 26000 元(73650-47650) 。第4 题: . 假设某商业批发企业主要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服装进行批发,年销售额为 100 万元( 不含税销售额) ,其中可抵扣进项增值税的购入项目金额 50 万元,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增值税税款为 万元。分析该企业采取什么方式节税比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