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627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31 文件大小:6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误差 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误差越小-—测定结果与真实值越接近
-—准确度越高
第二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差都有正值和负值。正值表示分析结果偏高,负值表示分析结果偏低;
(5) 实际工作中,真值实际上是无法准确获知的。
常用纯物质的理论值、国家标准局提供的标准参考物质的证书上给出的数值、或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当作真值。
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2. 偏差(Deviation)与精密度(Precision)
(1) 偏差
个别测定结果 xi 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差。
绝对偏差 di :测定结果 xi 与平均值 之差
相对偏差 dr :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各偏差值的绝对值的平均值,称为单次测定的平均偏差,又称算术平均偏差(Average Deviation):
其相对平均偏差表示为:
(2) 平均偏差
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3)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又称均方根偏差,当测定次数趋於无限多时,称为总体标准偏差,用σ表示如下:
μ为总体平均值,在校正了系统误差情况下,μ即代表真值;
n 为测定次数。
有限次测定时,标准偏差称为样本标准差,以 s 表示:
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用下式计算标准偏差更为方便:
s与平均值之比称为相对标准偏差,以CV 表示:
以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标准偏差又称为
变异系数 CV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4)精密度
精密度: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求出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表示。
精密度的高低还常用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再现性(Reproducibility)表示。
重复性(r):同一操作者,在相同条件下,获得一系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再现性(R):不同的操作者,在不同条件下,用相同方法获得的单个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用标准偏差比用算术平均偏差更合理。
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对比:
有两组测定值,各次测量的偏差分别为:
甲组 −,+,+,+,−,0,−,−
乙组 −,+,−,+,+,0,+,−
计算:
平均偏差相同,标准偏差不同,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对测定数据应表示出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
第十九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测量数据的精密度有时也用极差来表示。 极差是指一组测量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表示偏差的范围,通常以R表示。
(5)极差
R = xmax ― xmin
极差的特点:
计算简单,准确性差(没有充分利用各个测量数据)
相对极差 =
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精密度 准确度
好 好
好 稍差
差 差
很差 偶然性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例2:
分析某样品中某组分的含量,得如下数据:
% , % , % , % , %
计算此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计算: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公差
公差:生产部门对于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表示法
超差:分析结果超出允许的公差范围。需重做。
公差的确定:
(1)组成较复杂的分析,允许公差范围宽一些;
(2)一般工业分析,允许相对误差在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几;
(3)而原子质量的测定,要求相对误差很小;
(4)国家规定。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二十七页哦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减小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就是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必然措施:
1.减小测量误差:应使相对误差≤ %
(1)减小称量误差 称取质量≥
(2)减小读数误差 滴定剂消耗体积≥
2.减免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可通过选择标准方法、提纯试剂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