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老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方法:《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老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提醒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精品文档请下载)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理论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方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老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