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急性胰腺炎病人 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765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胰腺炎病人 护理.ppt

上传人:260933426 2022/3/31 文件大小:7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胰腺炎病人 护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节 急性胰腺炎病人护理
教学目的:
1、理解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治要点
3、掌握本病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并制定护理计划
一、概述
1、定义
急性胰腺炎(a能是影响体内质钙与磷的代谢,若甲状旁腺分泌功能低下,血钙浓度降低,出现手足抽搐症;如果功能亢进,则引起骨质过度吸收,容易发生骨折。甲状旁腺功能失调会引起血中钙与磷的比例失常。
光镜下,腺细胞可以分为两种:
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
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
3.并发症 主要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
(1)局部:
胰腺周围脓肿 :指胰腺周围的包裹性积脓,由胰腺组织坏死液化继发感染形成。常于起病2~3周后出现,此时患者高热伴中毒症状,腹痛加重,可扪及上腹部肿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穿刺液为脓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可出现高热、腹痛、上腹部肿块和中毒症状。
假性囊肿:胰腺周围液体积聚未被吸收,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假囊肿。多在起病3~4周后形成,体检常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大的囊肿可压迫邻近组织或囊肿破溃后导致胰源性腹水。
(2)全身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是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
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糖尿病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烦躁不安。
、焦虑心理、甚至感到有死亡的威胁。
(四)、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 常有白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上升,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一般超过正常值的3倍,即可诊断本病。但是淀粉酶的升高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常不一致,如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胰腺细胞广泛破坏,淀粉酶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尿淀粉酶升高较晚,一般在血清淀粉酶升高后2小时才开始升高,且下降缓慢,可持续1~2周。腹水中淀粉酶明显增高。
(四)、辅助检查
3、血清脂肪酶测定: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小时升高,持续7~10天,/L(Cherry-Crandall法)时有意义.
4、血清正铁血清蛋白: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起病72h内常为阳性。
5、其他生化检查 :
血钙降低,。
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
可有血清AST、LDH增加、血清清蛋白降低。
(四)、辅助检查
6、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如有十二指肠或小肠节段性扩张或右侧横结肠段充气梗阻,常提示有腹膜炎及肠麻痹的存在。前者称为警哨肠曲征,后者称为结肠切割征,多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关。
腹部B超与CT :显像可见胰腺弥漫增大,其轮廓与周围边界模糊不清,坏死区呈低回声或低密度图像,对并发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的诊断有帮助
(五)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减轻腹痛、减少胰腺外分泌、防治并发症。
1、轻症急性胰腺炎:
1、减少胰液外分泌: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1)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山莨莨碱。此药乃碳酸酐酶抑制剂,使碳酸氢钠合成减少,从而减少胰腺水分和碳酸氢钠,可降低胰管压力。
(2)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抑制胃肠分泌,降低胃酸,间接抑制胰腺分泌。
(3)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间接抑制胰液分泌。
2、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减轻疼痛:常用阿托品、山莨莨碱肌注,疼痛剧烈时用哌替啶。
4、抗感染:常用氧***沙星、环丙沙星及头孢菌素类、与甲硝唑或替硝唑联合应用。
2、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上述治疗外,还应
1、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常用药物如奥曲肽、胰升糖素、降钙素。
3、抑制胰酶活性:仅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常用药有抑 肽酶和加贝酯等。
4、.营养支持。
:合并腹膜炎、脓肿及假性囊肿时需手术引流或切除。
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疼痛 腹痛 与胰腺及周围组织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胰腺炎症、坏死或继发感染有关。
3、有体液不足危险 与呕吐、禁食及胃肠减压或出血有关。
4、恐惧 与起病急、剧烈腹痛及缺乏疾病防治知识有关。
5、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急性腹膜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衰。
四、护理措施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