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产业经济学》学习《产业经济学》的前期课程基础?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教学内容: ?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溯源?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第五节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溯源?什么是产业具有某些相同生产技术或相同产品特征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什么是产业经济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经济活动规律的学问,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第一节产业经济学理论的溯源?产业经济学,又称产业组织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分化中发展而来,主要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是研究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与企业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国内的定义:产业经济学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的学说。一、产业经济学产生的物质基础?在古代,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大的社会化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商业逐渐从农业、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在近现代,人类历史上又出现过四次大的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是在 18 世纪中叶的英国,英国开始由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冶炼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钢铁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 19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末,其主导技术是电气化技术,主导国家是美国。?第四次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和能源技术的发明,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产生。二、产业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微观经济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如果追根溯源,一般认为?马歇尔() 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源头, ?其后如 20 世纪前半叶的斯拉法() 、张伯伦(Chamberlin) 、琼·罗宾逊() 的垄断竞争理论, ?克拉克() 的“有效竞争理论”?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但当时的产业组织理论还处于萌芽阶段。二、产业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柏拉图(前 427-347 )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经济学体系的一块基石。?亚当·斯密经济学体系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他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有竞争机制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具有“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社会。?亚当·斯密通过对其经典的“大头针”案例进行剖析,他揭示了分工产生的专业化和协作能够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 二、产业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 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 填补这一空缺的是最早将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学的先驱马歇尔。?在他的成本分析理论中,分析到企业在成本递减的条件下运营,它就不会趋向于竞争性均衡,而是趋向于无限增长, 最后变成垄断。?追求规模经济和由此引起的垄断扼杀竞争活力构成了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即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是垄断的出现,垄断反过来又会阻碍价格机制、扼杀自由竞争,使经济失去活力,破坏资源的合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