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赴延安学习参观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8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赴延安学习参观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duzw466 2017/1/9 文件大小: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赴延安学习参观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赴延安学习参观心得体会赴延安学习参观心得体会 11月9 日至 13日, 我有幸随单位举办的组工干部“红色教育”暨党建工作创新培训班赴革命老区延安学习参观。在西安奔赴延安的路上, 我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动, 当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面前时, 厚重的黄土高坡, 公路边上的土窑洞, 一下子使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枣园、“四八”烈士陵园、南泥湾等革命圣地,通过现场讲解,专题讲座, 实景感受等形式,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和功绩; 知道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 懂得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明白了老一辈革命家信仰的力量, 艰苦奋斗的作风, 为人民谋利益的理想等等。可以说,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 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没有延安,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下面就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战胜一切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经历了千难万险,吃尽了人间疾苦,无数先烈受尽了敌人种种酷刑。正如美国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所说: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革命生涯中的必修课”。“长征不是什么象征, 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力量、勇气的人类伟大史诗”。延安是中凡的黄土地, 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 1935 年到 1948 年,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 13 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 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都是原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才战胜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才使党和军队从小到大, 由弱到强, 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这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老一辈住窑洞, 吃小米, 穿布衣, 在物质极其馈乏的条件下, 创造出了世界上的伟大奇迹, 谱写了人类历史上壮丽诗篇。他们之所以能克服困难, 不怕艰苦, 不畏艰险, 能战胜敌人, 关键是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牢记入党誓词, 践行入党宣誓和入党目标。他们为了建设新中国, 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无数共产党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认识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象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若飞、叶挺等, 还有无数无名英雄和烈士。他们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持下, 完成了各种任务, 战胜了各种困难, 他们为党的发展、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牢记宗旨意识,全心为民服务。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树立这个意识、牢记这个宗旨,永远保持这个意识,永葆党的本色。我们党从小到大, 吸引成千上万优秀儿女加入, 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关键一条就是, 党时刻牢记群众疾苦, 想着人民的利益, 人民爱戴共产党, 因为党给人民带来了土地, 带来了幸福。象陕北农民李有源能唱出信天游的《东方红》,因他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久唱不衰!象张思德烈士那样,干什么都可以,不分职位高低。象大生产运动那样, 减轻了人民负担。象陕甘宁边区政府那样,只见公仆不见官员,军民一家,官兵一样。象郭明义那样, 心中想着大家, 谁有困难帮助谁, 是当代活雷锋。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