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docx

格式:docx   大小:83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住在山区的Jack 2022/3/31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1
  一、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 在课堂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学生看图画图析图,以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
  2、培养学生表述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课堂回答问题开始。
  本地大部分学生特点就是分析问题不知如何下手,白话语言多,在阐述问题时不会运用地理专业术语,针对此现象,在教学方法中多运用谈话法,多给学生创设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创造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和空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提醒、点评,鼓励并支持学生的个性学****br/>  3、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从学生笔记开始。
  以前都是教师总结,为了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本学期改变以前教师担任主角的****惯,初步尝试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从另一角度,也帮助学生学会在学****中运用归纳法总结知识体系。
  (四)、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道德。
  1、培养学生自信心,从宽容学生的错误开始。
  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需要认可需要肯定需要鼓励的阶段,也正是轻易犯错误的年龄,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以“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姿态出现在学生中,答应学生犯错误不仅是教师的道德素养,而且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
  2、合作学****从倾听伴发言开始。
  这两天上了四节课,学生的反应就是在同伴发言时,整个课堂就是这一个人的事情了,其他同学好象与此无关,致使同伴之间的影响和互助学****几乎不存在。
  3、利用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4、 把乡土地理知识与大纲中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三级课程即校本课程的内容以片段的形式穿插于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中,熟悉家乡,了解家乡,为家乡做贡献。
七年级地理教学计划3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联系实际:
  一、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课件展示)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师: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
  生:负值表示人口减少,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
  师过渡:世界上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那人口分布又是什么情况呢?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
  二、世界人口分布
  师:请同学们阅读67页活动1,思考: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疏密?用公式怎么表示?
  生: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平方千米)
  联系实际:计算抚顺、沈阳的人口密度
  (课件展示)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人
  (20xx年)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生:抚顺人口密度是199(人/平方千米)
  生:沈阳人口密度是537(人/平方千米)
  师总结过渡:我们身边抚顺沈阳的人口分布不同,那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来观察。
  师:读图要循序渐进,根据“读图三部曲”(观图—知地—求理),观图—熟悉图例,明确图意;知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求理—探究分布规律,理解成因。请同学们根据图例,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为人口稠密区;小于1人为稀疏区),并分析这样分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生: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
  生:极地地区,北非地区,南美洲北部人口稀疏。
  生: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好,是人口稠密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气候潮湿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
  师生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而“高、干、冷、湿”地区人口稀少。
  (课件展示)极地,沙漠,高原,雨林图片
  过渡: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产生了很多人口问题。
  (板书)人口问题
  三、人口问题
  师:请同学们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合作提示,分组探究下面两个问题:
  1、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件展示)
  合作提示:
  1、各组自主选择探究题目
  2、先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案资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
  3、组内交流各自观点,互相补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