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精彩的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彩的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docx

上传人:羹羹 2022/3/3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彩的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年左右,分别出此时此刻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XX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才智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洁的锤凿,雕出如此雄伟壮丽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非常落后的条件下,的确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好了,各位挚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此时此刻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珍贵物品,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各位挚友,此时此刻大家左手边的就是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内洞顶雕刻了一朵大莲花,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面额饱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整。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和善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殊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饱满敦厚,仪态文雅,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美丽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踩在脚下的夜叉,也塑造的非常生动传神。










  请大家跟我向前走,路旁右侧并排坐西向东的这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以中洞为代表,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传闻是依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XX年起先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宾阳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华经影响较大,除了信仰释迦、多宝外,还信仰的对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龙门石窟仅此一例。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释迦左右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左文殊、右普贤)。二菩萨含睬假设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窟顶做琼隆形,中心雕刻着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










  请大家跟我一起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此时此刻我们看到的就是万佛洞。万佛洞的形态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因洞内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头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
  请大家跟我接着前行,此时此刻我们来到了莲花洞。这里为什么叫莲花洞呢?这是因为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致,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
  挚友们,再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场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其建立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想,约始建于武那么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费时约21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