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pptx

格式:pptx   大小:1,46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pptx

上传人:taoapp 2022/4/1 文件大小:1.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0版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0版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摆放合适体位。
2010版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CE”手法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CPR的核心目的:
通过按压产生足够的血液给关键的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和代谢产物
心搏骤停者的存活与否取决于:
早期识别与高质量CPR
“足够的血流”的认知
自主循环恢复(ROSC)取决于:
CPR输送给心肌足够的氧和血流量
冠状动脉灌注压(CPP):
是CPR时心肌血流量的主要取决因素
覆盖院外院内的应急反应体系
呼吁成立院内的应急反应体系
院外急救有赖于城市急救中心的体系
院内反应时间标准:
有心电监护,(室颤发作→电击)﹤3分钟
无心电监护,(室颤发作→电击)﹤5分钟
在除颤的准备过程中均应同时开始CPR
更新2: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生存链分为:院内和院外急救体系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更新2:生存链“一分为二”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更新3:尽早除颤
2010年:
AED就绪时,也应完成一周期后再除颤
2015年:
AED就绪时,先除颤后CPR
AED未就绪时,先行CPR,
当AED到位后,立即除颤
更新4:别再使劲按了!
2010年:
频率≥100次/分,深度≥5cm,
2015年:
频率100-120次/分,5cm≤深度≤6cm
提高复苏质量的同时减轻损伤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基于美国复苏联盟份详细10371例心肺复苏证据,发现
按压频率范围
按压深度不足率
100-119次/分钟
35%
120-139次/分钟
50%
140次/分钟以上
70%
按压深度:至少5cm
多项研究:
徒手CPR,按压深度≥5cm,生存率明显改善
美国9136例的大型CPR数据显示:
-,可获得最佳的ROSC率、24小时生存率、出院生存率
按压深度:不超过6cm
基于芬兰坦佩雷医学院开展胡170例CPR损伤性分析报告
按压深度范围
综合损伤率
5厘米
28%
5-6厘米
27%
﹥6厘米
49%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按压中断因急救需求而有意造成,如心率分析、通气等;也可能是无意造成,如施救者受到干扰
按压中断要求
任务
通常要求
除颤
心律分析
按压者轮换
放置心肺复苏背板
过渡到机械CPR或ECMO
有时要求
对球囊面罩无法有效通气的患者放置复杂的高级气道
评估自主循环恢复
通常不要求
贴附除颤电极片
放置不复杂的高级气道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除颤前按压中断时间延长,除颤成功率和恢复自主循环率下降
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策略
1、在心肺复苏期,选择软垫式除颤电极片导联观察心电图,而不是常规的导联Ⅰ、Ⅱ、Ⅲ导联
2、在除颤器充电期,不中断按压
3、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避免不必要的脉搏检查
4、鼓励使用可消除按压干扰波的心电监护技术
5、尽快建立高级人工气道
6、按压替换者之间事先沟通,降低替换时中断
7、使用机械CPR设备,避免频繁更换按压者
机械CPR设备三大研究
复苏手段
徒手CPR
LUCAS
CPR标准
持续按压+同步除颤
入围病历量
1293
1300
机械CPR设备
无证据表明,使用活塞式机械CPR设备进行胸外按压,相对人工胸外按压更有优势
人工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搏骤停的救治标准
机械CPR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