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能否严守党的纪律等状况,形成综合政审材料,避开把不合格人选纳入发展党员的对象。三是严把“民主关”。发展党员工作中,依据相关要求,召开总支、支委会议集体探讨问题,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探讨表决。每个会议都记录完整,会议流程都合乎规定。四是严把“透亮关”。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入党主动分子在确定为发展对象前,支部都按规定进行公示,接受监督。支部通过的决议能刚好上报上级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的审批结果,也刚好在支部大会上宣布。
4、教化上实行“五个培育”。一是理论培育。仔细组织入党主动分子参与组织部、党工委举办的理论培训班,进行系统的教化;把党日活动作为培训的重要载体,进行常常性的教化,同时,通过这些教化活动,引导入党主动分子形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开展自我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二是联系培育。建立了支部委员与入党主动分子结对联系责任制,定期与培育对象进行谈心交心,驾驭思想动态,引导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三是推优培育。注意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开展培育和推优工作,结合群团组织各自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化实践活动,启发他们的入党愿望,为党组织供应入党主动分子来源。四是帮带培育。充分发挥支部中的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传授业务技能,帮助他们成为行家里手;生活中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影响他们形成良好品行。五是实践培育。坚持“先上岗、后入党”的培育机制,依据每个主动分子的特点进行交任务、压担子,如让他们参加单位安排的重点工作,投身困难帮扶等社会工作,让每位入党主动分子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熬炼,增加党性修养。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看法
总结今年以来发展党员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肯定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少数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标准不高,把关不严等问题。如:对发展的新党员,有的只看一时一事的表现,把“完成任务能听话,不出难题能遵守法律”的好公民、好同志作为入党标准;有的搞论资排辈;有的只注意业务实力,忽视了政治素养;还有的盲目追求发展数量,忽视质量等,使发展的新党员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大批农村青年外流,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农村劳动力流淌的范围日益广泛,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通过“三个一批”的渠道外流走了,即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跟出去一批,留下的多是素养较差,缺乏“打拼”精神的青年。
3、党员结构上,老龄化较为严峻。虽然街道每年都能根据上级发展党员比例安排的要求,向一线工人、青年农夫、非公、社会组织倾斜,但因党员发展指标收紧,党员发展数量有限,街道党员基数较大等缘由,党员老龄化问题依旧突出。
今后,我们将努力克服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发展党员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来。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强化指导联系,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党员发展指标比例的要求,提升党员发展安排执行实力,促进街道党员年龄、文化结构趋于优化。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