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食育方法探究
蒋娟 【摘 要】幼儿食育是通过对幼儿进行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方面知识和内容的传授,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教育。零至六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内进行科学的食育能影响人一生幼儿园食育方法探究
蒋娟 【摘 要】幼儿食育是通过对幼儿进行包括饮食观念、膳食营养知识和饮食卫生安全等方面知识和内容的传授,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教育。零至六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内进行科学的食育能影响人一生。让幼儿习得良好的饮食行为,从而拥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幼儿食育;食育教育;食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指南》中强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教育是属于食育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指出,0-6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幼儿园作为保教机构,应重视幼儿园食育的建设,同时,为家长提供食育知识和方法,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稳定发展。
一、幼儿食育的必要性
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不容乐观近些年来,随着我不断提高,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谷类食物的消费量呈下降趋势,禽肉类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膳食结构日益西化,导致以往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传統膳食结构正向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不良饮食习惯日益增多,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着挑食、偏食、缺食、个食、孤食、固食的现象。
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不容乐观,大众饮食生活的科学认知、文明礼仪、自觉性严重缺失,这一切与社会食育机制的疏漏紧密相关,亟需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食育是教育之本”,是德育、美育、体育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和《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16年)的出台即表明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幼儿及青少年食育的重要性。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要对幼儿进行食育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幼儿食育的促进方法
(一)食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
让“食育”融入到生活中来。当“吃得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如何使幼儿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教育主要面对的是3至6岁的幼儿,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在实际生活中渗透食育的理念,才能真正为幼儿身体健康、卫生习惯、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孩子们的“食育”教育中,幼儿园可以通过每个传统节日给孩子们介绍节日的由来、文化习俗和餐桌礼仪,并让孩子们品尝传统美食。幼儿园可以开展特色饮食教育活动,可以根据我国特别的二十四节气为幼儿准备具有节气特色的食谱。例如,在冰冷干燥的寒露,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美味的冰糖雪梨银耳汤,在烈日炎炎的大暑,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清热解暑的南瓜绿豆汤,在炎暑将至的立夏时分,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了清热解毒的蒲公英粥,在阴雨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