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肺栓塞诊治指南
第一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ESC2008急性肺栓塞指南与2000指南区别
新版指南更实用,临床可操作性强。
取消2000版临床分型,强调危险分层,根据不同 危险患者采取相应治疗策略。
诊断策略更加清晰。
脊髓损伤
弱易患因素(OR<2)
卧床>3天
久坐不动
(如长途车或空中旅行)
年龄增长
腹腔镜手术
(如胆囊切除术)
肥胖
怀孕/产前
静脉曲张
易患因素 患者相关 环境相关
中等易患因素(OR 2-9)
膝关节镜手术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
慢性心衰或呼衰
激素替代治疗
恶性肿瘤
口服避孕药治疗
中风发作
怀孕/产后
既往下肢静脉血栓
血栓形成倾向
第十二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有典型肺梗死三联症(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的患者不足1/3。有资料统计,PTE的临床症状中,呼吸困难占84%、胸痛74%、焦虑59%、咳嗽53%、咯血30%、出汗27%、晕厥13%
五、临床表现
第十三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最有意义的体征是反映右心负荷增加的颈静脉充盈、搏动,及下肢DVT所致的肿胀、压痛、僵硬、色素沉着和浅静脉曲张等。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大1cm,即有诊断意义。
第十四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六、诊断
2000年ESC急性肺栓塞临床分型
大面积肺栓塞(massive PTE):临床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即体循环动脉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40mmHg,持续15分钟以上。须除外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感染中毒症所致血压下降。
非大面积肺栓塞(non-massive PTE):不符合以上大面积肺栓塞标准的肺栓塞。
次大面积肺栓塞(submassive PTE):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伴有右心室运动功能减弱或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第十五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2008年新版指南取消临床分型,代之以危险分层。原因:
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与肺动脉内血栓的形态、分布和血栓量的多少不呈平行关系。
急性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肺栓塞早期(住院或发病后30天)死亡危险程度密切相关。
第十六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2008年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主要指标
 临床特征 休克                  
低血压a
右心室功能不全     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扩大
运动减弱或压力负荷过重表现
螺旋CT示右心扩大                  
BNP或NT-proBNP升高                  
右心导管术示右心室压力增大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脏肌钙蛋白T或I阳性 
a:低血压定义:收缩压<90mmHg或血压降低>40mmHg达15分钟以上,除外新出现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败血症所致低血压。
第十七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2008年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
早期死亡风险 危险分层指标 推荐治疗
临床表现 右心室功能不全 心肌损伤
(休克或低血压)
高危 + a a 溶栓或栓子切除术
(>15%)
中危 - + +
(3%-15%) - + - 住院治疗
- - +
低危
(<1%) - - - 早期出院或院外治疗
非高危
a:当出现低血压后休克时就不需要评估右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情况。
第十八页,讲稿共五十七页哦
可疑高危急性肺栓塞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