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刘义庆撰
德行第一
【题解】、,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念,内容丰富.(精品文档请下载)
忠和孝,即效忠。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③。”(精品文档请下载)
【注释】①郭林宗:名泰,字林宗,东汉人,博学有德,为时人所重。造:到。。去,造访。袁奉高:名阆(làng),字奉高,和黄叔度同为汝南郡慎阳人,屡次辞谢官府任命,也很有名望。曾为汝南郡功曹,后为太尉属官。郭泰说他的才德像小水,虽清,却容易舀起来。“车不”两句:车不停轨、鸾不辍轭两句同义,指车子不停留,这里形容下车时间短暂。轨,车轴的两头,这里指车轮。鸾,装饰在车上的铃子,,架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弥日:终日;整天。信宿:连宿两夜。
③汪汪:形容水又宽又深。陂(bēi):湖泊。器:气量。
【译文】郭林宗到了汝南郡,去拜访袁奉高,见面一会儿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却留宿一两天。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搅浑,他的气量又深又广,是很难测量的呀!"(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①.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②。(精品文档请下载)
【注释】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他却独持法度,,被杀。风格秀整:风度出众。品性端庄。高自标持:自视甚高;很自负。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那么的礼教。(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升其堂:登上他的厅堂,指有时机承受教导。龙门: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那里水位落差很大,传说龟鱼不能逆水而上,有能游上去的,就会变成龙。(精品文档请下载)
【译文】李元礼风度出众,品性端庄,自视甚高,他要把在全国推行儒家礼教、辨明是非看成自己的责任。后代读书人有能得到他教导的,都自以为登上了龙门.(精品文档请下载)
(5)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①
【注释】①荀淑:字季和,东汉颖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所以下面第6 那么中又叫荀朗陵).他和钟皓(字季明)两人都以清高有德,名重当时。尚:超过。(精品文档请下载)
【译文】李元礼曾经赞叹荀淑和钟皓两人说:“荀君识见高明,人们很难超过他;钟君有最美妙的德行,却是可以学习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①。
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徐六龙下食②.文假设亦小,坐著膝前③。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④(精品文档请下载)
【注释】①陈太丘:名寔,字仲弓,曾任太丘县长,所以称陈太丘。、季方:都是陈寔的儿子,元方是长子,名纪,字元方;季方是少子,名湛,,。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②叔慈、慈明、六龙:苟淑有八个儿子,号称八龙。叔慈、慈明是他两个儿子的名字,:照管门户,指开门迎送宾客等事,这里指迎接。下食:上莱。(精品文档请下载)
③膝前:膝上。“前”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
④太史:官名,主要掌管天文历法。真人:修真得道的人,此指德行最为高洁的人。关于“真人东行”一语,余嘉锡氏以为“此盖好事者为之,本无可信之理。据《汉杂事》所载,殆时人钦重太丘名德,造作此言,和荀氏无和焉。”(见(世说新语笺疏)第8 页)(精品文档请下载)
【译文】太丘县县长陈皇去拜访朗陵侯相荀淑,因为家贫、简朴,没有仆役侍候,就让长子元方驾车送他,少子季方拿着手杖跟在车后。孙子长文年纪还小,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叔慈迎接客人,让慈明劝酒,其馀六个儿子管上菜。孙子文假设也还小,就坐在荀淑膝上。这时候太史启奏朝廷说:“有真人往东去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侧之高,下有不测之深②;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③.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和无也!
”(精品文档请下载)
【注释】①家君:父亲。对自己或别人父亲的尊称。荷(hè):担当;承受。
②阿(ē):山的拐角儿。切(rèn):长度单位,一何等于七尺或八尺③渊泉: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