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技 能
,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详细的地理位置.
2。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和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根据以下条件画出一副示意图,标出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 m,再向北走200 m.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 m,再向北走350 m,最后再向东走50 m.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 m,再向东走300 m,最后向南走75 m.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讨论,分组探究,发现首先要清楚出发地在哪儿,先画哪个点?其次为了确定每个人的家的位置,需不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如何建立?最后考虑由于题目中给的是实际间隔 ,如图把图形缩小?
经过探究交流,由于都和校门有关,不妨以校门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此时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如何确定x轴、y轴?根据题意和生活习惯可以考虑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正方向,并取比例尺1:10 000建立坐标系,于是小刚家的位置是(150,200),等等,
如图1.
老师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讨论完毕后,组织学生进展交流,由于建立坐标系的方式比较多,因此只要学生建立得正确,表述没有问题,就给予适当的鼓励,关键要关注学生的参和程度,讨论的层次等等,
之后引导学生进展归纳.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
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根据详细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个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图1
活动2
如图2是某中学的平面示意图的一部分,请你想一个方法描绘各个场所的位置,在用坐标的方法来表示位置时,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图2
说明:老师可以使用课件演示以上述任意一个地点为坐标原点,程度方向为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可以用坐标的方法来表示各个场所的位置,因此首先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建立呢?这里有很多方法:可以以实验楼为坐标原点,也可以以宿舍为坐标原点,也可以以学校大门为坐标原点等等.假设以学校大门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此时宿舍的坐标(2,7),实验楼(-2,6),教学楼(0,4),操场(2,4),办公楼(0,2).
x轴,竖直方向为y轴的建立坐标系的情形(见课件 “”)
活动3
如图3,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描出这个点,并写出点A1的坐标;再把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再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观察它们坐标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独立考虑,在独立考虑的根底上进展适当的讨论,不难确定各种变化下的点的位置和坐标,观察坐标的变化特点,可以发现当点进展不同的平移时,点的坐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归纳出向上(下)、向右(左)平移时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归纳: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