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rozn 2022/4/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 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
2、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才能.
3、 有感情《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 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
2、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才能.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盘古和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文题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是否曾想过,这天和地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开天辟地》(板书课题)
2、?(学生自由提出疑问,老师在
此根底上归纳出四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谁?怎样?之后的情况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生词.(课件出示:读一读 认一认)
3、指名分段读课文,考虑:课文中藏有一句话能概括课文内容,是什么?
4、汇报交流。(课件出示:总之,盘古的一切,都献给了他亲手开拓的世界。)
5、快速阅读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6、学生汇报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一)、学习第一部分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答案在哪里?(引入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理解“混沌”意思?并说说发现了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学生自由答复,老师从中中总结出开天辟地前的情况-—“天地不分,一片混沌”)
过渡:那么,想要追求光明的盘古终究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翻开书看图,你们知道了吗?
2、,无声的朗读有助于考虑,如今就请同学们静静的读课文的2、3 、4 自然段,有选择的画一画、想一想,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终究是怎样的?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生汇报找到的句子。(课件出示)
4、哪些句子能表达天地的不同呢?
5、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6、大鸡蛋破碎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蓝蓝的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凝成了大地.
多神奇呀!这句话在描绘天地变化时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三组反义词)(课件出示)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对反义词形象地描绘了天地别离的情景,字数相等,读来琅琅上口)
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这种对仗的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7、齐读第二自然段。(强调反义词语气加重)
过渡:经过了一段困难的历程,天和地终于分开了,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去了呢?(指名答复)为什么?
8、同桌互读第三自然段找答案.
9、汇报。(刚劈开的天地,相距是很近的。)
10、为了不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