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度学习,让学生向数学更深处漫溯
摘要:深度学习,即为借助教师的引导,学生以挑战性较强的学习主题为中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若是在小学数学中可以开展深度学习,使学生形成上层的分、体验和理解数学。换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数学知识,又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学具,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位组员测量出自己学具的底和高,并在本子上记录好数据。然后,教师利用教学媒体向学生演示,引导其借助剪、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再测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对其面积进行计算。接着,学生观察、讨论: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是什么关系?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得知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借助动手实践投入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为学生创设了深度学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多样教学,转变深度学习的形式
就小学数学而言,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一题多解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建构,又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在数学学科的教学和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实施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的横竖计算”时,教师先展示出小鸟树的情境图,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树上有9只鸟,有5只鸟飞走了,试问现在还有几只鸟?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位数的减法,他们都可以马上列出算式:9-5=4(只)。然后,教师再改变情境图:树上有11只鸟,有4只鸟飞走了,试问现在还有几只鸟?你们谁可以将算式列出来?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1-4=?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十分积极,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生,说:若是有10只鸟,飞走了4只,还剩下6只。现在有11只鸟,比10只多1只,因此答案是7只。立足生,的想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 -4=6,6+1=7。接着,生:说:假如之前有11只鸟,有1只鸟先飞走了,还剩下10只,接着又有3只鸟飞走了,还剩7只。教师顺势提问:你的意思是将小鸟分成两次飞?可以再说一次是如何分的吗?生:回答:就是将4分成1和3。立足生2的想法,教师再把第二种算式的方法写在黑板上:11-1=10,10-3=7。学生思维发生碰撞,他们积极、主动地立足于教师的提问,竭尽所能探寻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在各种方法中积极展开思考,进而有效对学生的自主高阶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
四、实践操作,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新课程提倡学生动手操作。有效的动手操作是促使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其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学生的深度学习十分有利。学生通过教材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反映出他们的真实能力和实际水平,需要借助实物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从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相关实践证明:学生在开展试验检验或实物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之后更好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