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食品风险监测计划【企业风险管理经典】.ppt

格式:ppt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品风险监测计划【企业风险管理经典】.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品风险监测计划【企业风险管理经典】.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目录
案例讨论:
1、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2、能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主体有哪些?
3、什么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4、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后发现食品不安全应当如何处理?
5、食品安全信息应当如何公布?
简答:
1、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如何协同处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2、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获得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该如何履行监管方面的职责?
【案例讨论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某情侣在餐厅吃大量海鲜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医生确诊为轻度食物中毒。但餐厅辩称:在当下时节,食用大量海鲜后拉肚子是正常现象,不承担任何责任。
餐厅的主张有没有法律依据,应得到支持吗?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凡是通过摄入食品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罹患的感染性疾病或中毒性疾病,称之为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分类:
◆细菌性:肉毒梭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病毒性:甲肝病毒、轮状病毒等。
◆化学性:水产品毒素、重金属(锑、镉、铜、铁、锡、锌)等。
◆寄生虫性:小隐孢子虫、圆孢子虫、梨形贾第鞭毛虫、旋毛虫等。
◆真菌毒素性:霉变谷物、霉变甘庶等。
◆动物性:河豚鱼、高组胺鱼类等。
◆植物性:毒蘑菇、发芽马铃薯、菜豆等。
法律依据???
原因:虽然食用大量的海鲜也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但是这已经过医生确诊为轻度食物中毒。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引起海鲜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副溶血性弧菌”。
※病原学一种嗜盐性细菌。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
※感染原因
①主要为海产鱼、虾、贝类,其次为肉类、家禽和咸蛋
②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带菌率高
③海产鱼虾的带菌率平均为45~48%,夏季高达90%。腌制的鱼贝类
%
※临床症状主要有三种,包括胃肠炎(最常见)、伤口感染和败血证。胃肠炎的表现为腹泻、腹部痉挛、恶心、呕吐和(或)头痛,通常发病症状较轻微。
副溶血性弧菌: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该酒店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①食品加热不彻底未达到灭菌目的,生食海制品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②制作不符合卫生要求,如熟食被接触过生海产品的刀、砧板容器等污染;
③熟食保管不善,一旦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增代时间为10分钟,故易于大量繁殖,达到足以致病菌量。
【简答1】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如何协同处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