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遇见你,是如此美好
寒风在外面吹着冷气,教室里却暖哄哄的。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子,偶尔有只麻雀停下,想看一下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
教室里安静极了,因为是读书时间,孩子们可以放松下来,不用“坐端端”。他们有的趴在桌子上,小手代文学,就是把写作给遗漏了,再加上我对写作文天然抵触,让我坚持写教育记事真的是为难我。
也许是一个巧合,让我和新教育缘分不断。有一次一年级的孩子放学,有个男孩和女孩因为谁当排头吵起来了,找到我给评理。两人一个说是班主任昨天就安排好的,一个说个子矮排在前面。看着两双大眼睛急切地望着我,我要是武断做决定势必会让一个孩子伤心。一秒钟,我就给了答案,我对男孩说:“你是男子汉,让一下女同学怎么样?”男孩眼睛一转,说“好。”女孩反而不好意思了,说“还是让男孩当排头吧,他个子矮。”最后,两个人和好如初,商议好按照今天女孩明天男孩的顺序。孩子们唱着歌回家了,我一时心血来潮,就把这件小事记录下来,写了一篇名为《放学路上谁当排头》的随笔。孩子们发生口角很正常,教师如何处理也很关键。放学的时候,一般纪律都会稍差一些,再加上两个孩子争吵,我如果随便批评一个孩子了事,孩子们会带着恐惧和受伤的心情回家。现在,我用巧妙的语言会化解矛盾,男孩知道礼让女孩了,女孩也变得谦让,而我也积累了一点化解学生矛盾的小经验。
有了这次经历,我再也不惧怕拿起笔了。教室里、操场上、放学路队上,和家长交流的信息群里,哪件小事对我有触动,就写下来,可长可短,有感而发。陆陆续续地,我写了《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需要很多爱》《老师,你慢慢来》《千万别做大吼大叫的怪老师》《一年级的孩子很可爱》《比会见总统更重要的事 》,都是和孩子们相关的一些小事,却十分有意义。
慢慢地,我开始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上的一些见解写成论文。我印象最深的是参加完“全省德育课程教学观摩课”后,优秀教师充满激情的授课,让我为之振奋,三千多字的论文《一堂好课需要情感的冲击》一气呵成。
教学论文和教育随笔,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积累了学生管理和教学上的经验,我对新教育愈加向往。
相遇
2015年以来,新教育在日照市区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热切地期盼着新教育之火燃烧到我们乡镇学校。在市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下,我们学校不仅认真组织了新教育理念的学习,还安排老师参加市区有关新教育的所有讲座和培训。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去听金海岸小学刘老师的晨诵课《生日诗》,刘老师的课让我对新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
刘老师的生日诗《如诗如画的女孩》,是和一个优秀的、家教严格的女孩有关。把这堂课推向高潮的是,刘老师把女孩的妈妈请到了现场,一向严格的母亲表达了对孩子的愧疚,几度落泪。女孩也理解了妈妈,泣不成声。所有的孩子真诚地向这对母女表达了祝福。我坐在台下,感受着现场带给我的一波波感动,思绪难平。
一堂生日课,短短的半个小时,我感受到了来自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老师与家长、母亲与母亲几种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体会到了真、善、美。我想,这就是新教育的真谛。无论是师生家长共读、打造完美教室,还是培养卓越口才、 构筑理想课堂,都是在努力挖掘生命里的真实存在的东西,是为了培养师生自由独立的头脑、美丽丰富的心灵和善良高贵的灵魂。
相恋
一节晨诵课,带给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