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京杭大运河.doc

格式:doc   大小:186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京杭大运河.doc

上传人:qnrdwb 2022/4/3 文件大小:1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京杭大运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简称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和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南至杭州,流经天津、高邮湖等水系,是京杭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根本建成二级航道,成为京杭运河上等级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当前有苏、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货运量可达3亿多吨。徐州段最大通过量已达5500万吨船舶吨位,其中货物通过量达3500万吨。(精品文档请下载)
扬州六圩口—镇江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的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太湖水系,和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当前有苏、鲁、皖、沪、湘、鄂、,航道全部到达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年货运量已超过1亿吨,超过江苏境内长江航道的运量,,是京杭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刚建成的谏壁船闸日均船舶通过量已达10万吨以上。(精品文档请下载)
· 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河自长江南岸六圩—镇江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精品文档请下载)
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道路,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当前可通行300吨级的船舶。将京杭大运河拓伸至浙江省东部的宁波港,将为中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开展乃至内河航运的繁荣带来契机。规划中的杭甬运河长240余千米。位于杭州湾南岸,纵贯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线按四至五级航道标准设计,年通过才能将达4000万吨。使其成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水北调的
大动脉,还极大改善和推动了沿河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开展,对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综合利用效益明显。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位于杭州拱宸桥(即北三里桥),并在桥边立碑,该桥是一座三孔的拱桥,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存桥为清康熙时重建,全长138米,。石砌桥墩逐层收分,桥面两侧作石质霸王靠,气势宏伟,下面各有两个防撞墩,,它坐落在杭州市拱墅区桥弄街,横跨于古运河之上,是杭州古运河终点的标志.(精品文档请下载)
2历史变迁
背景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根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效劳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根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效劳的。[2](精品文档请下载)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穿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效劳军事行动的目的,。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开展,,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开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和富庶经济区联络,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给北方,不管是中央朝廷还是
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消费力程度的进步,经济的开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络.(精品文档请下载)
京杭大运河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开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强大的权利,企图和中央政权抗衡。这一锋利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隋统治者要施行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穿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给。路途遥远,,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和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以运河为根底,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其缘由亦是现实中运河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