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评课议课用语 [新课改下评课议课专题报告]
新课改下评课议课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公开课、探讨课、观摩课等层出不穷,而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常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课堂教学应是民主的,是师生“群言堂”,杜绝老师“一言堂”;
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老师是主导而不是主讲。老师应探讨学生的学习爱好、学习看法、学习方法、学习效率。
(3)传授学问与培育实力、指导学法并重。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实力,如概括实力、分析实力、对比实力、发散思维实力、应用实力、表达实力等等,在课堂教学中赐予了怎样的培育。学法指导是否赐予了引导与启发,是评课的重要内容。
2.评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1)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详细、明确,是否符合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
(2)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是否重视开发潜能,留意培育学生实践和创新实力。
3、评教学内容。
(1)看老师是否仔细探讨了学生,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动身构建教学内容,是否面对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让全部的学生都参加探讨、试验、训练等活动。
(2)评授课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过易过难,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已有学问水平。
(3)评教学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化点突现。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是否使学生形成了新学问的增长,构建了新旧学问的交融,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学习的“钥匙”。
(4)教学在完成既定目标后,是否又引发学生新的思索,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新的思维爱好。
4.评价教材处理。
(1)是否正确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点,思路清楚。
(2)是否有开发课程资源意识,资源开发是否合理有效。
(3)是否敢于对教材资源从地域、时空等方面作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使教材呈现有生活性、简约性、整合性、探究性。
5.评价课堂结构。
(1)课堂引入是否引起学生的留意力,是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与将要教学的内容有亲密的联系。
(2)课堂讲解是否适时适度、实效,是否导多灌少,是否引发学生思趣,是否创设起良好的教学情境。
(3)练习讲评是否体现了学生主体与老师主导,是否留意思维实力的培育,是否有针对性和规律性。
(4)课堂时间安排是否恰当,学生活动时间是否给够,教与学的环节是否环环相扣。
6、评教学程序。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
有肯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簇新的感受;
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楚;
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2)看课堂结构支配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安排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与连接恰当。
7.评教学方法。
(1)老师是否依据学生状况和学科特点、课型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2)评老师的教法是否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产生相识冲突,老师是否与学生一道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
(3)评老师的教学机灵,重点视察其对偶发事务的处理艺术。
(4)评教学特色。一堂有特色的课凝合了从教者的大量心血,闪耀了老师个人独特的艺术光线,甚至可能孕育出教学理念的创新火化。
(5)评教学手段的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操作规范,而却要有效发挥还需作艺术的加工,而语言艺术最关键,组织艺术和调控艺术是重要内容。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评价此点,能看出老师的基本功与发展潜力。
8.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
(1)看学生是否主动参加,注意经验和体验,是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扎实有效。
(2)学生是否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