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九章员工福利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在准确理解员工福利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员工福利的构成,掌握员工福利的设计与管理方法,了解员工福利管理方式的创新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
第九章员工福利管理
本章要点
员工福利概述
1
员工福利的构成
2
员工福利的设计与管理
3
组织福利管理方式的创新
4
一、员工福利概述
1)员工福利的概念
(1)美国商会和社会保障署的定义
美国商会的解释,它认为员工福利计划是相对于直接津贴以外的任何形式津贴而言。包括:员工安全所需的健康保险、失业保险、丧失工作能力的收入保险和失业津贴等;养老金和其他承诺的给付、医疗保险等;上班中非生产时间的给付,包括在休息时间、外出时间、准备时间的照付工资;未工作时间的给付,包括带薪休假和放弃休假的特别奖金、假日照付工资、带薪病假等。
一、员工福利概述
1)员工福利的概念
(1)美国商会和社会保障署的定义
美国社会保障署的定义。它认为员工福利计划是由雇主和员工单方面或共同赞助创立的任何形态的给付措施,必须有雇佣关系,并且不是政府直接承保和给付。一般而言,其目的在于使用一个有秩序、预定模式的措施,以提供因死亡、意外、疾病、退休或失业等正常所得中止期间收入之持续和由于生病和伤害通常面临的特殊费用之补偿。由此可见,美国社会保障署对于员工福利计划的内容只限于私人对死亡、意外、疾病、退休或失业所提供的经济安全保障,而带薪休假、工作期间的休息等项目则不属于此,同时也不包括国家的老年、遗属保险、工作能力丧失的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一、员工福利概述
1)员工福利的概念
(2)我国学者对于员工福利界定主要有两种:
李建新认为,对雇员而言,福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福利包括三个层次:
作为一个合法的国家公民,有权享受政府提供的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和服务;
作为组织的成员,可以享受组织兴办的各种集体福利;
还可以享受到工资收入以外的,组织为雇员个人及其家庭所提供的实物和服务等福利形式。
李怀康等人认为,用以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公益性事业和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均可称为福利……从享受的范围、水平和举办者的地位来分,福利事业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最高层次是在全国范围内以全体居民为对象而举办的福利事业,称作国家福利;
第二层次是在一定行政区域或区域内以该地区居民为对象而举办的福利事业,一般是由当地政府举办的,称作地方福利;
而职工福利则属于第三层次的福利事业,它是各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等单位通过建立集体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补贴制度等方式贴补本单位(或本系统)职工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集体消费以及共同性需要或特殊生活困难而举办的公益性事业。
一、员工福利概述
(3)员工福利的特点。我们将员工福利的特点总结如下:
员工福利是组织用以改善雇员家庭及其家庭生活水平的一种辅助性措施和公益事业。
员工福利具有均等性。这种均等性表现在履行了劳动义务的本组织员工均有享受各种组织福利的平等权力。
员工福利的给付形式多样,包括现金、实物、带薪休假以及各种服务,而且可以采用多种组合方式。
福利,无论是实物支付还是延期支付,通常都有类似固定成本的特点,。
受国家强制力的约束。
福利已经发展为薪酬结构中一种制度化的项目。
一、员工福利概述
2)员工福利的作用
员工福利有利于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
福利作为吸引和保留特殊员工的工具具有重要意义
福利计划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强化员工的忠诚感
福利计划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
提高企业成本支出的有效性,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
可以享受集体购买的优惠或规模经济效应
二、员工福利的构成
1、法定福利
1)法定福利的概念及构成
法定福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员工的
福利保护政策,包括社会保险和各类休假制度
社会保险
法定休假
二、员工福利的构成
2)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制度的概念
社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的,旨在保障劳动者在遭遇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及死亡等风险和事故,暂时或永久性的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全面或部分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能够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员工福利的构成
(2)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
强制性
保障性
公益性
普遍性
互济性
社会保障
制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