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豆油期货合约及功能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豆油期货,考察中国的豆油期货市场能否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和回避风险功能,使套期保值用户在严峻的豆油市场环境中分散现货市场价格风险,并通过具体实例,对中国豆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与回避大豆生产和豆油加工业的发展。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后,大豆加工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国内豆油产量提高到80-100万吨。随着进口大豆数量的增加,我国可供榨油的大豆数量明显提高,豆油产量增长很快,2009/。
2、消费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豆油消费量只有100万吨,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豆油消费增长很快,十多年来增长了近6倍,2005/06年度已经达到810多万吨。目前,豆油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植物油品种。豆油在我国主要用于食用,占总消费量的85%以上,其中烹调用油占绝大部分。豆油在工业和医药方面还有一些用途,但数量不大,一般只占豆油总消费的10-15%左右。食用消费是拉动总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尽管我国豆油产量逐年递增,但跟不上消费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只能依靠进口来平衡。
三、现货市场
近些年来,国内豆油价格波动剧烈:2001年6月,豆油价格为4400元/吨;到了2004年1月,豆油价格上涨到7180元/吨;之后有所回落,2004年11月,豆油价格为5900元/吨;2005年初至2006年7月,豆油价格波动有所缓和;但是由于2006年初中国豆油进口配额取消,国内市场开始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之后豆油价格持续上升,2006年底豆油价格超过7500元/吨;2007年,豆油价格在波动中持续攀升,当年9月超过9000元/吨。豆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国内豆油生产企业的避险需求更为迫切。
四、期货市场
(二)豆油期货的主要特点
1、流通量大,商品率高;2、价格波动大;3、品种成熟,历史悠久;4、具有国际性特征,与国际市场接轨;5、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6、交割方式多样,贴近现货市场,企业可以灵活操作;7、完善了大豆避险体系,实现品种间的套利操作。
(三)豆油期货的发展趋势
在宏观经济逐渐转好、成本上升、需求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豆油在度过这个价值回归之后,必将呈现上涨趋势。
五、功能介绍
(一)价格发现功能
1、基本分析
中国豆油期货于2006年1月9日上市,由于在初始几个月里市场主体参与不够,因此数据不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将检验区间选取为2006年6月26日至2007年9月24日。反映了中国豆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在此区间的走势情况。经过进一步测算,,相关性较高,这正是豆油期实现价格发现功能的前提条件。
2、实证分析
经过中国农业大学的陈玉生、乔娟、赵荣教授的研究,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来检验价格序列的平稳性,然后采用VAR模型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检验,来研究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整关系;在确定豆油期货价格、现货价格存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刻画期货价格变动与现货价格变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反映一个外来的随机冲击(如市场信息、政策调整、政治环境等)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最后,采用方差分解考察期货市场、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上所发挥作用的大小。最后得出结论,中国豆油市场价格受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大于受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
3、期货市场之所以具有发现价格功能
主要是因为期货价格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1)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2)供求集中,市场流动性强。(3)信息质量高。(4)价格报告的公开性。(5)期货价格的预期性。(6)期货价格的连续性。
由于期货价格的形成具有上述特点,所以,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给和需求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世界上很多生产经营者虽未涉足期货交易,也没有和期货市场发生直接关系,但他们都在利用期货交易所发现的价格和所传播的市场信息来制定各自的生产经营决策。例如,生产商根据期货价格的变化来决定商品的生产规模;。
(二)风险规避功能
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无数的企业通过套期保值这一工具实现了规避风险的目的。。。套利交易以其独特的优势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赢利能力。套利,特别是正向、可交割、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