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热点分析舆情热点是民众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一种集中表达形式,是民众对某种社会政治事件、现象或公共管理事务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的结果。舆情热点大多指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点、难点、敏感问题和关键环节,是民众思想意识、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突出表现。2010 年,民众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更加高涨,舆情表达更加积极, 舆情热点更加复杂、更加广泛,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越来越多地以舆情热点的方式显现出来。本文拟对 2010 年中国社会舆情热点的主要特点、态势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对如何创新和加强舆情引导工作进行一些思考。一、 2010 年中国社会舆情热点的主要特点和态势 2010 年是充满艰难和挑战的一年。连续的贸易战、货币战、敏感地区争端以及西方国家不断地抛出各种手法和议题向中国发难,使得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前所未有地复杂起来。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民众生活的后续影响开始凸显,广大民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各种民生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关, 各种趋于固化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更加困难,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更加尖锐化,这给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势必会带来不小的影响,也使得 2010 年的社会舆情热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态势。 ,更加理性这种成熟和理性,不仅表现在广大民众对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广泛支持和拥护,对党和政府倡导的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认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充分肯定,对党和政府为营造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做出的艰苦卓绝努力的普遍好评,而且表现在民众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能够有理性的思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加关注,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监督,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显著增强。在2010 年,从上海世界博览会和广州亚运会成功举办,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嫦娥二号成功升空, 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科学谋划“十二 2 五”发展蓝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 以及我国政府沉着应对来自国际的各种挑战等,这一系列重大事件都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积极支持和努力推动,展现了民众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在民众中也不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理性思考,对存在的诸多社会矛盾与问题的深刻认识。比如,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空前提高,但劳动者收入增长比较滞后,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拉大趋势明显,财富分配失衡日益严重,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过于沉重等, 我们的改革发展面临更加严峻和复杂的挑战。另外,面对中国 GDP 总量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被西方媒体谓之“里程碑式的超越”,在我国国内却没有引发民众太多的欣喜,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 仍然很低、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仍未脱贫等声音, 显示出民众的务实与理性。 、持续关注贯穿全年在中国所有的民生问题中,没有比物价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