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应用和结构.doc

格式:doc   大小:29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应用和结构.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1/19 文件大小:2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应用和结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机控制技术《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应用》-1- 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应用一、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无刷电机是同步电机的一种,也就是说电机转子的转速受电机定子旋转磁场的速度及转子极数(P) 影响: N=120 .f/P。在转子极数固定情况下,改变定子旋转磁场的频率就可以改变转子的转速。直流无刷电机即是将同步电机加上电子式控制( 驱动器) ,控制定子旋转磁场的频率并将电机转子的转速回授至控制中心反复校正,以期达到接近直流电机特性的方式。也就是说直流无刷电机能够在额定负载范围内当负载变化时仍可以控制电机转子维持一定的转速。直流无刷驱动器包括电源部及控制部如图(1) :电源部提供三相电源给电机,控制部则依需求转换输入电源频率。电源部可以直接以直流电输入( 一般为 24V) 或以交流电输入(110V/220 V) ,如果输入是交流电就得先经转换器(converter) 转成直流。不论是直流电输入或交流电输入要转入电机线圈前须先将直流电压由换流器(inverter) 转成 3 相电压来驱动电机。换流器(inverter) 一般由 6 个功率晶体管(Q1 ~Q6) 分为上臂(Q1 、Q3、Q5)/ 下臂(Q2 、Q4、Q6) 连接电机作为控制流经电机线圈的开关。控制部则提供 PWM( 脉冲宽度调制)决定功率晶体管开关频度及换流器(inverter) 换相的时机。直流无刷电机一般希望使用在当负载变动时速度可以稳定于设定值而不会变动太大的速度控制,所以电机内部装有能感应磁场的霍尔传感器(hall- sensor) ,做为速度之闭回路控制,同时也做为相序控制的依据。但这只是用来做为速度控制并不能拿来做为定位控制。图一:直流无刷驱动器包括电源部及控制部要让电机转动起来,首先控制部就必须根据 hall-sensor 感应到的电机转子-2- 目前所在位置,然后依照定子绕线决定开启( 或关闭) 换流器(inverter) 中功率晶体管的顺序,如下(图二)inverter 中之 AH、BH、CH( 这些称为上臂功率晶体管)及AL、BL、CL( 这些称为下臂功率晶体管),使电流依序流经电机线圈产生顺向(或逆向)旋转磁场,并与转子的磁铁相互作用,如此就能使电机顺时/逆时转动。当电机转子转动到 hall-sensor 感应出另一组信号的位置时,控制部又再开启下一组功率晶体管,如此循环电机就可以依同一方向继续转动直到控制部决定要电机转子停止则关闭功率晶体管(或只开下臂功率晶体管);要电机转子反向则功率晶体管开启顺序相反。基本上功率晶体管的开法可举例如下: AH、BL 一组→AH、CL 一组→BH、CL 一组→BH、AL 一组→CH、AL 一组→CH、BL一组但绝不能开成 AH、AL或BH、BL或CH、CL 。此外因为电子零件总有开关的响应时间,所以功率晶体管在关与开的交错时间要将零件的响应时间考虑进去,否则当上臂(或下臂)尚未完全关闭,下臂(或上臂)就已开启,结果就造成上、下臂短路而使功率晶体管烧毁。图二当电机转动起来,控制部会再根据驱动器设定的速度及加/ 减速率所组成的命令(Command) 与hall-sensor 信号变化的速度加以比对( 或由软件运算) 再来决定由下一组(AH 、BL或AH、CL或BH、CL或……)开关导通,以及导通时间长短。速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