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3食品分析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
一、概述
什么叫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的感觉来分辨、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种感官评价。
食品安全与分析
◆听觉的产生
声波 → 鼓膜 → 刺激耳蜗内感受器 → 听觉神经 → 听觉中枢
◆特征
声波是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种纵波。必须借助于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媒介才能传播
5、听觉检验
食品安全与分析
四、 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室要求
◆三个独立的区域:
办公区
样品准备区
检验区
●一般要求:隔音、整洁,不受外界干扰,无异味,温湿度适宜,具有令人心情愉快的自然色调
食品安全与分析
分析研究型实验室
食品安全与分析
教学研究型实验室
食品安全与分析
试验区的环境要求
(1)试验区内的微气候
温度:室温保持在21℃左右;
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
换气速度:试验区内应有足够的换气,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
空气的纯净度:应安装空调以清除异味;建筑材料和内部设施均应无味,不吸附和不散发气味。
食品安全与分析
(2)光线和照明:照明应是可调控的、无影的和均匀的,并且有足够的亮度以利于评价。灯光与消费者家中的照明相似。
(3)颜色:应为中性色,推荐使用乳白色或中性浅灰色,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噪音与振动:应控制噪音,推荐使用防噪音装置。
食品安全与分析
2、检验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
各评价员之间及评价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
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
个人卫生条件较好,无明显个人气味。
具有所检验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检验的产品无偏见。
食品安全与分析
3、评价员的筛选
基本识别实验:基本味或气味识别实验等
差异分辨实验:三点实验、顺位实验等
◆筛选内容:
感官功能的测试
感官灵敏的的测试
表达能力的测试
食品安全与分析
4、样品的要求
(1)样品数量:保证有3次以上的品尝次数
(2)样品温度:视该食品的饮食习惯而定。
(3)盛样品的器皿:应洁净无异味,器皿的颜色、大小一致。
(4)样品的编号:应该以多位数(3~5位)随机编号。检验样品的顺序也应随机化。
(5)样品呈送的顺序:要坚持一个“平衡”的原则,这样每一个样品出现在某个特定位置的次数就是一样的。
(5)其他:一杯温水,用于漱口。如果食品的余味很浓、很辛辣、很油腻,则可用茶水漱口。
食品安全与分析
5、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的制备
有些试验样品由于食品风味浓郁或物理状态(黏度、颜色、粉状度等)原因而不能直接进行感官分析,如香精、调味料、糖浆等,因此需根据检查目的进行适当稀释,或与化学组分确定的某一物质进行混合。
一般用中性载体进行稀释;
常用的中型载体:水、牛奶、米饭、馒头、饼干、蔬菜等。
食品安全与分析
检验方法的分类
差别检验——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
标度和类别检验—— 用于估计差别的顺序或太小,或者样品应归属的类别或等级。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用于识别存在于某样品中的特殊感官指标。
消费者试验——用于消费者喜爱哪种产品或对产品的喜爱程度。
五、食品感官检验的常用方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五、食品感官检验的常用方法
(一)、差别检验法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品进行选择性比较,判断是否存在着感官差别。
常用的方法有: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A-非A检验法, 五中取二检验法。
食品安全与分析
1、成对比较检验法
◆应用——成对比较检验可用于:
确定两种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别,判别的方向如何。
确定是否偏爱两种样品中的某一种。
在比较一些味道很浓或延续时间较长的样品时。
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
食品安全与分析
成对比较
◆试验者每次得到2个样品,被要求回答它们是相同还是不同。
食品安全与分析
2、三点检验法
◆在检验中,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另外一个样品与其他两个样品不同,要求品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的那一个样品。
◆应用
确定产品的差异是否来自成分、工艺、包装及储存期的改变;
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整体差异;
筛选和培训评价员,以锻炼其发现产品差异的能力。
食品安全与分析
3、2-3检验法
◆先提供给评价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或者相似。要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