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联想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历程.doc

格式:doc   大小:64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联想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历程.doc

上传人:沧桑一梦 2022/4/5 文件大小:6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联想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历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联想公司的信息化发展历程
运用搜索引擎〔这里使用的是百度〕:

搜索结果:
将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联想公司简介: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部管理压力增大,外部不可防止地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联想一方面要扩大企业规模,降低成本,使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在这种背景下,联想考虑到在90年代末备受争议的ERP系统,决心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引进国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联想的管理水平,塑造一个新联想。经过一系列的选型调研活动,联想集团于1998年正式与SAP签约,由SAP提供ERP软件(即SAP R/3系统),联合咨询公司德勤,共同实施ERP项目。经过各方的通力合作,联想ERP项目于2000年正式上线运行。
新项目的规模全面,包括SAP软件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五大模块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部分。5大模块贯穿整个业务流程,而人力资源模块则为所有模块提供基础的人员数据,协助管理层进行管理决策,实现了业务流程的重组、集成化、一体化管理。
通过实施ERP,联想提升了整体管理能力,标准了业务流程,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整体的运营效率,为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全面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支持系统。


到2004年,联想集团确立了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思路,而它本身也成长为名副其实的大型企业集团:44个独立核算法人单位、15个独立核算的事业部、179个利润中心、32个职能部门、1400多个成本中心、12000多名职工。每月产生20多亿的营业额、4万多张订单、三四千笔费用。
经营领域也从90年代末的联想品牌电脑,发展到IT消费类产品、笔记本电脑、大型服务器、系统集成以及互联网业务等诸多方面。这与联想坚持信息化改造,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和进步的决策息息相关。
从历程上看,联想的成长与联想信息化改造工程是一个双螺旋结构,信息化促进了联想的成长,联想的成长反过来也促进了信息化改造的深入。
导入ERP系统后,联想首先引入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模块、生产计划和物料管理模块。HR模块满足了管理层对于不同公司、不同岗位的信息需求,为组织结构调整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管理模块则解决了从库存到生产前端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使联想在产品生产质量和供给商管理方面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引入生产质量管理模块,并在整个系统平台中加入供给商管理的功能,这一改造使联想加强了对生产质量和供给商的管理。例如,生产质量管理模块中的车间管理系统,会自动将每一个序列号下机器的配置和各零部件的型号、厂家等信息传递过来,便于服务。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所产生的用户维修信息,也会传递到生产和质控系统,供他们分析判断,根据信息储备备用零部件,同时不断改良产品质量。


随着对生产质量和供给链管理的改造,联想发现如果把供给链和客户订单联系在一起,按照市场供给、按订单生产,变企业推动为用户需求拉动,将减少库存积压,缩短生产周期,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因此,联想再次改造信息化平台,把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