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理学实验
整理ppt
1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
整理ppt
2
【实验目的】
。2.①学习使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引导蛙类坐骨神经生理学实验
整理ppt
1
实验一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及传导速度和不应期的测定
整理ppt
2
【实验目的】
。2.①学习使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引导蛙类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方法。 ②分析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幅值、时程,测定神经兴奋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
整理ppt
3
【实验原理】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它是由粗细不等、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所组成的,故在神经干表面记录的动作电位为复合性动作电位。这种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加大。
整理ppt
4
处于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负于静息部位,当神经冲动通过后,该处的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水平,这一可扩布的、一过性的电位变化,即动作电位。如果将两个引导电极分别置于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干一端兴奋时,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处,记录到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双向动作电位。
整理ppt
5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蛙类手术器械(粗剪刀,眼科剪,手术剪,镊子,探针,蜡盘,玻璃分针,大头针,)培养皿,神经屏蔽盒,引导线,刺激电极,任氏液,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废液缸,张力换能器。
整理ppt
6
【实验步骤】 (1)破坏脑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3)剥皮及分离下肢(4)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
整理ppt
7
整理ppt
8
整理ppt
9
整理ppt
10
整理ppt
11
整理ppt
12
(1)开机并启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本实验采用双通道记录,将两对引导电极分别与通道1和通道2连接,刺激电极连接至刺激器输出接口。 连接方法如见图:
整理ppt
13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神经屏蔽盒
CH1 CH2
刺激输出
刺激电极
地线
C1 C2 C3 C4
仪器连接示意图
整理ppt
14
整理ppt
15
(3)将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放入神经屏蔽盒(坐骨神经中枢端放在刺激电极上,外周端放在引导电极上)。
整理ppt
16
【实验项目】
1、观察细胞外引导双相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测定幅值及时程。
2、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3、测定不应期:
记下第二个动作电位刚消失时的两个刺激脉冲之间的波间隔,此时的波间隔值即为绝对不应期。用不应期减去绝对不应期即可得出相对不应期
整理ppt
17
【结果分析】
,记录动作
电位的时程、幅值。(3)
:V=ΔS/ΔT (m/s) 。(4)
(5)
(6)
整理ppt
18
【注意事项】
,应防止其耳后腺及皮肤分泌的蟾酥毒液射入操作者的眼内或污染实验标本。
,应避免用手捏神经或镊子夹伤神经。
,制备过程中需不断滴加任氏液,使其保持良好的兴奋性。
整理ppt
19
,用刀片轻刮引导电极,以保证电极和神经干密切接触。
5.制作标本过程中,切勿伤及神经干及其分支,避免牵拉和其它不良刺激,
6.实验过程中,应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以保持湿润,使其保持良好的兴奋性。
7.每次刺激标本以后,必须让肌肉休息1-2分钟,以防标本疲劳。
整理ppt
20
双向动作电位
整理ppt
21
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在神经干的传导速度,可用电生理学方法进行测量。测定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距离(S)和通过该距离所需时间(t),即可计算出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V),V=ΔS/Δt。
整理ppt
22
不应期:当双脉冲的间隔时间为20ms 左右时,示波器荧光屏上呈现两个同样大小的动作电位。逐渐缩短双脉冲之间的间隔,第二个动作电位逐渐向第一个动作电位靠近,振幅也随之降低,最后可因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内而完全消失。
整理ppt
23
刺激强度与复合动作电位幅值的关系
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但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