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女人如茶”概念隐喻与中国茶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女人如茶”概念隐喻与中国茶文化.doc

上传人:玉柱儿 2022/4/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女人如茶”概念隐喻与中国茶文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女人如茶”概念隐喻与中国茶文化
摘要:茶文化形成了有关茶隐喻的认知基础,大量存在的茶隐喻现象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女人如茶”这个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讨茶隐喻背后的认知特点及其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内“女人如茶”概念隐喻与中国茶文化
摘要:茶文化形成了有关茶隐喻的认知基础,大量存在的茶隐喻现象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女人如茶”这个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讨茶隐喻背后的认知特点及其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扩展茶文化的研究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概念隐喻 茶文化 认知系统 体验哲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71-02
一、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的思维是隐喻性的。[1]隐喻将源域的特征、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以重新再现目标域,使两者产生联系。隐喻帮助我们通过体验源域来理解目标域。例如,在本文研究对象“女人如茶”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源域“茶”的感官认知体验来理解目标域“女人”这个较为复杂的概念。
二、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是凝结在茶物质之中又游离于茶物质之外的,被传承下来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茶物质财富和茶精神财富的集合。[2]一方面,中国悠久的制茶技术发展创造了中国华夏民族绚丽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由古至今,中国茶叶已经融入社会文化中,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茶是人们情感表达、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茶文化也演变成了地道的社会文化。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以“和”为贵,这与我和思想理念同茶道精神相结合,使得中国茶文化传承了其精髓核心,极大地增强了茶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重要性。
三、女人如茶的隐喻认知系统
本文语料选自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关键词“如茶”进行专题检索,期刊发表时间为2010年到2017年,共搜索得出96篇文章,其中以“女人如茶”为主题的文章有37篇,其它是以“父爱”“师情”“友谊”等为目标域的文章。本文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女人如茶”作为语料来源,经过简要分析,从源域“茶”到目标域“女人”的投射结构主要表现在茶的制作过程和茶的味道两个方面。

例1:好茶要经过四季的浸淋,雨水的滋养,经过晒、炒,晾、压等工序,制作而成,而好女人的性情,却要经过岁月的侵蚀,生活的煎熬,人生的历练等,这个过程把她们锻造成了一杯清香悠远的好茶。[张晓菊,2016(1):63]
例2: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琴棋书画、气质高雅”也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好,经过极品磨炼的女子往往智慧与美貌并存,往往也是最具有女人味的。[赵珊瑚,2013(3):60]
例1中,好茶的生产对应好女人的性情;例2中,乌龙茶的精挑细琢映射经过极品磨炼过的优秀女子。两句都将优质茶叶的制作过程同女人中的佼佼者形成映射,经过大自然洗礼和后天工艺加工的优质茶叶,将优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