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下肢骨折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13页
主要内容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
髌骨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踝部骨折
足部骨折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13页
下肢骨折治疗的特点
复位要求要疗方法主要采用复位+螺丝钉内固定
儿童股骨头血供与成人不同,很容易缺血坏死,故内固定后,不宜过早负重。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13页
不愈合或陈旧性骨折
固定骨折同时植骨:
①游离植骨
②带蒂植骨:缝匠肌蒂骨瓣、旋髂深动脉 骨瓣的骨移植术。
截骨术:转子间截骨术或转子下截骨术。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13页
股骨颈骨折的愈合
愈合较慢,平均需5~6个月
不愈合率较高,平均为15%左右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内固定坚强程度有关。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13页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临床表现
髋部疼痛,患肢无力和不敢负重
X线表现:
骨折线清晰可见
骨折线两边骨质内有囊性改变
连续照片,股骨颈吸收变短,致三翼钉
向内突入髋臼或尾部向外退出
股骨头变形,股骨颈内倾角增加
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1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坏死率:20~35%
出现时间:2月——5年
连观察的时间大于两年
决定于股骨头血管的破坏程度和侧枝循环代偿能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13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13页
第二节   股骨粗隆间骨折
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13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多见于老年人,死亡率高
男性多于女性
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很少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手术治疗:年龄高、不能长期卧床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13页
病因与分类
多为间接外力引起
分类的目的在于示其稳定性
按骨折线走行方向分为:
顺粗隆间线型
逆粗隆间线型
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13页
Type I: Un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 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I: 3-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posterolateral support
Type IV: 3-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medial support
Type V: 4-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posterolateral and medial support (combination of Type III and Type IV)
R: Reversed obliquity fracture
Evans' classification
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13页
临床表现及诊断
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
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
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
X线片
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113页
治疗
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应纠正下肢短缩和髋内翻畸形。
 牵引治疗:多用骨牵引,时间:6~8周,再改用抗外旋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113页
内固定
早期活动、减少合并症、预防髋内翻、损伤小、时间短、安全可靠
鹅颈三翼钉、滑槽加压螺纹钉加接骨板及多根钢针、人工关节置换。
电视X光机透视下
先整复骨折
再进行内固定
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113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113页
Ender钉
Gamma钉
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113页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113页
股骨 --人体最长、最粗的管状骨
小粗隆下2-5厘米至股骨髁上2-5厘米的骨折
全身骨折的4-6%
男性多于女性,:1
10岁以下儿童占多数,占1/2
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113页
病因与分类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重物击伤
车轮辗压
火器伤等
粉碎、碟形或横行骨折
高处坠落
机器绞伤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113页
骨折移位机理
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
骨折端因受暴力作用的方向,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113页
骨折移位机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113页
临床表现与诊断
合并多发伤或内脏伤
失血性休克(常达1000-1500毫升)
疼痛剧烈、压痛、胀肿、畸形和骨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