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药对于手足廯牛皮廯的研究与实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
【关键词】牛皮藓;手足癣;头廯;体股藓;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89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1942(2中药对于手足廯牛皮廯的研究与实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学组
【关键词】牛皮藓;手足癣;头廯;体股藓;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89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1942(2012)07-00109-02
今天以调查研究手廯和足廯的实验依据
1定 义
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
2 病原菌
致病真菌为皮肤癣菌。皮肤癣菌的特点和分 类请参看“体股癣诊疗指南”中的相应部分。
3 流行病学和易感因素
足癣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全球平均的患病 率约15%。致病菌以毛癣菌为主, 其中最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足癣有一定的家族 易感性, 尤其是所谓的“两足一手”型手足癣。皮肤癣菌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污染物与人之间 传播。共用鞋袜,赤足在公共浴室、健身房、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上行走等密切接触病原菌的情况下易被感染。手足多汗者患病率较高。环境因素在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是皮肤癣菌感染高发的诱因。
4 临床表现
手癣和足癣临床上可以分为水疱型、间擦糜烂 型、鳞屑角化型等。但一般在临床不同阶段几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
4.1水疱型
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疱 壁厚, 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常伴瘙痒,有时瘙痒严重。
4.2指(趾)间型
以4~5和3~4指(趾)间最为常见,多见于手足多汗、经常浸水或长期穿胶鞋的人,夏季多发。皮损表现为指(趾)间糜烂、浸渍发白,除去浸渍发白的上皮可见其下红色糜烂面,可有少许渗液。患者瘙痒感较著。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导致丹毒或蜂窝织炎等疾病。
4.3 鳞屑角化型
皮损多累及掌跖,呈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
手癣与足癣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癣明显。损害初起时常有散在小水疱发生,而后常以脱屑为主,病久者呈现角化增厚。损害多限于一侧,常始于掌心、第二、第三或第四指掌处,久之累及整个手掌。自觉症状多不明显。
5实验室检查
5.1 真菌直接镜检
取损害边缘鳞屑或水疱壁用10%氢氧化钾作 载浮液制片, 显微镜下可见有分隔和分支的透明菌丝或关节孢子即为阳性。
5.2真菌培养
诊断或治疗困难的病例需作真菌培养。培养的阳性率略高于直接镜检,且明确致病菌种有利于选择药物和预防复发。皮肤癣菌快速鉴别培养基(DTM)可在较短时间内利用培养基颜色改变来区分是否为皮肤癣菌感染,值得推广。手足癣(特别 是鳞屑角化型者)的真菌学检查阳性率较低, 真菌直接镜检的阳性率约39%~66%,真菌培养的阳 性率约39%~70%。真菌镜检结合真菌培养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的镜检或培养。
6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和真菌学检查结果,易于确诊。手足癣首先要与念珠菌或非皮肤癣菌的霉菌感染鉴别,因为临床上有不少看起来象手足癣等皮肤癣菌感染者实际上是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