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责任心得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责任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4/6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责任心得体会.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责任心得体会
篇一:责任心得体会    最近,我镇开展了责任主题教化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本人仔细学****了《责任比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不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将来社会的理解的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带来的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灾难性的后果。    对老师而言,社会责任就是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为自己的学生付出。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当是一个老师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只有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老师才能培育出富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时代呼喊老师必需要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楷模。老师的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师德高尚,勤奋工作,特殊要以身作则,酷爱学生,点拨迷途的学生,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关切国家、社会、民族、他人的人。详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留意自身形象    老师自身的仪表和语言,要成为学生学****效法的榜样和楷模,才有力气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达到育人的目的。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给学生内在的气质美、性格美,同时也要给学生仪表美和语言、语调美。老师的衣着具有较强的外显性,最易为学生所感知,并由此对教化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一个老师无论多忙,肯定要干净、整齐、端庄、亲善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绝不能蓬头垢面或者袒胸露背地面对学生。实践证明,老师的衣着仪表足以影响学生的留意力、行为方式和对老师本人的看法。老师美妙的形态,能够增加老师的威信和影响力。老师的语言是老师劳动的重要工具,是形成老师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对老师的教化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老师在课堂内外假如声音嘶哑,口齿不清,土话连篇,甚至骂骂咧咧,高门大嗓,吐沫四溅,语言粗鲁,不仅起不到教化学生的作用,相反会被学生所冷漠和厌弃,学生对他只有敬而远之。老师高尚文明的举止、言谈、仪表风度,既是老师素养的体现,又是老师职业的须要,是树立老师良好形象的首要条件。    2、讲究技巧,踏实工作    老师是传播科学学问的使者。一位受学生信任和欢迎的老师必需有渊博的学问,精通教学业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精通本行。老师通过辛勤的劳动,以渊博的教学学问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对学问的爱好和追求,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成果,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要不断拓宽学问范围,主动探究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教学阅历,提高自己驾驭学问、驾驭课堂的实力。例如:我在教学利用求未知数X的方法解答应用题时就采纳了一些新方法。题目是山坡上栽满了松树和柏树,松树有250棵,比柏树多120棵。柏树有多少棵?“如按教材上方法”就是干脆设要求的数为“X”,然后打等量关系式列含有未知数X的方程再解答。而这道题的难点恰恰就是找等量关系式,学生找不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也就解答不出未知数。于是我想了一个方法,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算术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学生很快就依据题意列出算式:“250——120=130(棵)”,然后再让学生依据此算式变形成另外的两个算式:“120+130=250,250——130=120。再把此两个算式中的“130”换成要求的问题“X”,这样学生很快就列出了含有未知数“X”的等量关系式了。即:120+x=250或250——x=120”。通过这种方式找寻等量关系,不仅使学生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驾驭了用含未知数X的方法解答应用题,而且还驾驭了用“算术方法”与用“含未知数X的方法”解答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分。教学活动是不断发展、不断改变的。因此老师的学问结构也必需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针对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状况而不断学****新的学问,以补充原有学问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调整、充溢、提高、完善自己,才能适应新条件下的新要求,才能树立老师学而不厌,追求不息的好形象。    三、关注、关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首先,老师要关注学生;    老师的劳动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具有各种思想活动的人,一个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需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赐予热忱、全面的关怀,做学生的知心挚友。不仅要熟识和了解学生在班集体这个群体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知道每个个体的优点、缺点。了解他们喜爱什么,厌恶什么,性格特点是什么,形成性格特点的外部性格是什么,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中,老师要留意走访学生家庭或与家长常常联系,并从平常的微小视察中去了解熟识学生的状况,尽可能拓宽和学生接触、沟通、相处的范围,以增进彼此了解和心灵的沟通,从而奠定因人施教的基础。例如:我班一个学生是性格活跃、思维灵敏、好动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老师引导得好,将是一名好学生,否则,会产生不少麻烦。依据这一状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