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浑河的水质
摘要:水是所有生物生长繁衍的源泉。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导致最近几年水质问题的日益增多,人们对水质的问题越来越关心。浑河作为沈阳市的母亲河,其生态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生物的生存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浑辽宁统计年鉴》的数据,,大大节约了能源的使用。
交通运输功能
沈阳不是海滨城市,浑河的存在恰恰解决了水上运输,加大了与别的海滨城市的港口的贸易互流,沈阳依靠浑河建造的几座大桥不仅解决了与其他城市接壤的问题,还增加了旅游的效益。
随着沈阳经济建设向浑南开发脚步的日益加快,目前沈阳浑河段区域内的跨河公路桥梁已经具有座,平均桥梁间距约公里,另外浑河上方还有一座铁路桥。这使得浑河南北两岸的交通变得更加快捷,同时也使两岸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在沿岸浑河北岸的现状中,已经建成三条道路,这中间包括二环路大堤路,为机动车双向车道,是城市重要的快速路之一;浑河滨水区旅游路,为路宽约米黑色路面,主要是非机动车通行,目前多为市民锻炼及休闲使用;滩地机动车专用道,在区域的中间段形成,是双向2车道。在浑河南岸目前也己经形成两条主要道路。一条是滨堤路,为双向车道,从胜利大街至长青街段建成;另一条是旅游路,为米黑色路面,在沿浑河全线贯穿。
3 近几年的浑河的水质
浑河水质现状
2010 年,浑河沈阳段为劣Ⅴ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 ,水质首次到达轻污染级。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浓度值为 mg/L,超过国家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 倍。从水质沿程变化分析,浑河沈阳段上游水质较好,部分指标满足国家地表水Ⅰ类和Ⅱ类水质标准要求,下游水质略差[4]。
综合污染指数变化趋势
“十一五”期间,浑河沈阳段水质持续改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0 年综合污染指数到达 ,水质首次到达轻污染级。“十一五”期间浑河沈阳段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变化。
水体主要污染特征
上游水质比下游好:十一五”期间,浑河沈阳段上游水质优于下游。浑河入境东陵大桥断面水质最好,七台子断面水质最差。
丰水期水质比枯水期水质好:浑河沈阳段丰水期水质最好,枯水期水质最差。以2010 年为例,1—4 月份水质最差;农灌期 5 月份,浑河上游大伙房水库放水,受水头带起的污染物影响,水质仍然较差;6—10 月份,由于降水量的增大,河流自净能力也同时增强,浑河沈阳段水质较好,水质整体比较稳定, 以下,属于轻污染级;11 和 12 月份进入枯水期,降雨量减少,河流自净能力削弱,综合污染指数又略微上升,分别为 和 ,但仍属于轻污染级。
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河流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多年来,为适应周边城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和排污量的不断增加,致使水域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水污染严重。据2007[2]年河流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沈阳市浑河、太子河等主要河流的中下游,尤其是城市河段的水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物指标如 COD、BOD5、NH4-N、石油类、挥发酚等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由此导致下游河段的水体也基本丧失了应有的生态价值。
污水灌溉影响农田
由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