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高铁盾构盾构下穿高铁技术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铁盾构盾构下穿高铁技术分析.docx

上传人:大笑大甜 2022/4/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铁盾构盾构下穿高铁技术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铁盾构盾构下穿高铁技术分析
全文结束》》 1 盾构下穿高铁技术分析
■龚国栋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城际区间下穿段为京沪高铁西村 隧道
暗挖段。西村隧道采用马蹄形复合式衬砌采,初期支护厚度, 二次衬砌厚度断面宽,高,采用 C35 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 2 宁句 城际与京沪高铁位置关系
宁句城际与京沪高铁西村隧道在 AK5+040 位置相交,平面交 角约
123o , 相交位置位于西村隧道暗挖段。竖向宁句城际与京沪 高铁西村
隧道净距约,达到 2 倍洞径
0
5
45
水平扭曲与设计
偏差
610mm
盾构法施工控制措施
根据盾构施工过程对京沪高铁西村隧道影响的不同,主要分为 以下三个阶段:盾构穿越前、盾构穿越中、盾构穿越后。
盾构穿越前准备工作
5、1
宁句城际与京沪西村隧道位置关系图
地质资料
该段地表覆土薄,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下统泥质粉砂岩:全风化
?
弱风化。燕山期侵入岩花岗斑岩:全风化 ? 弱风化,在京沪 髙铁
底板 10 米以下均为弱风化花岗斑岩,隧道围岩分级为 III ? IV 级,岩石
可挖性分级为 IV-Vo 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水位在地表 以下 2? 8m,水
量不大。
京沪高铁沉降控制标准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根据的正线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如下
表。
无祚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序号 1
项目轨距
容许偏差土 lmml/15002nim
2
轨向
2mm/测点间距 8a
10mm/测点间距 240a
备注
相对于标准轨距 1435mm 变化率弦长 10mm
基线长 48a 基线长 480a
盾构机穿越铁路隧道前主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施工参数优 化:
在盾构穿越铁路之前的施工过程中,应当及吋总结出盾构所穿
越地层的地质条件, 掌握盾构推进施工参数。 机械设备及检查: 在 盾构
进入铁路隧道影响范围之前,对盾构机进行机械设备和压浆管 路的检
查和维护,保证穿越铁路群过程中不发生机械故障和压浆管
路堵塞情况。盾构试推进:将穿越前 100m 范 定为穿越铁路施工
掘进试验段。 通过试验段的掘进, 调整盾构掘进参数, 不断完善施 工工
艺,将施工后地表变形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提前更换***, 根据***
磨损情况,在隧道进入风险区前提前进行换刀作业。
5、2 盾构推进施工控制重点
加强监测:盾构穿越时,适当加密测点数量。具体可根据实
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严格控制切口土压力等施工参数。推进速度 : 保
证盾构均衡匀速推进、连续性施工,杜绝盾构停滞,以减 少盾构 对
土体的扰动,减少地表沉降。管片拼装:在管片拼装过程中,应 减少
拼装的时间,缩短盾构停推的吋间,减少土体沉降。同步注 浆、二次
注浆: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通过同步注浆及 吋充填建筑
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土体变形。壁后跟踪注浆:如 果隧道变形和沉降变化量大的,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在隧道内进行壁 后跟踪注浆。
5、3 盾构穿越后控制措施
形成环箍:在盾尾脱离铁路隧道之后,在两侧的位置通过管 片注浆孔进行浆液的压注, 使其在管片背后形成两道环箍, 有效地 防止土体向两侧发生位移, 减少盾构施工的后期沉降, 环箍采用双 液浆。二次补压浆:在盾构推进同步注浆后, 土体还可能局部存在 一些建筑间隙, 存在后期地面变形的隐患。 在穿越铁路隧道区域内 实行全程二次注浆, 并严格控制注入量,采用多点位注 浆,避免地 面隆起,浆液为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6 三维模拟计算分析
6、1 三维计算
管盾构隧道外径,
片厚,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