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南沙小学 麦少云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实验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91—93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一、说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南沙小学 麦少云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实验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91—93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一、说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为此,本课我们创设了到南沙湿地公园郊游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时,我们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他们多思多想口算的方法,目的是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 说学情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有较为熟练的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经验,对于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有一定的体验。但在用规范准确的语言描述计算理由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三、说教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这一教学内容在今后计算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教材,我们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情况以及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在100以内),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说教法
如何生动有趣地把枯燥无味的计算课上好呢?如何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算法多样化呢?我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就是应用愉快教学进行情境导入,让学生发现在乘船中自然产生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交流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性。
五、说学法
本节课我们尝试着将 “口算教学”设计成“生活的、活动的、有趣的、发展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创设“到南沙湿地公园郊游”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动脑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在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准备,旧知铺垫
因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所以课前我们复习了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环节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首先通过出示湿地公园的画面进行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到南沙湿地公园郊游的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接着,出示例1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意,获得数学信息,为下一步解决班级坐船问题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3、然后,各小组合作,解决“坐船”的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