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rozn 2022/4/7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上下和强弱。
2。 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可以背唱歌曲。
3。 掌握用声势和歌唱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并应用到歌曲《大鼓和小鼓》的演唱活动中。
教学重、难点
1。 感《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上下和强弱。
2。 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可以背唱歌曲。
3。 掌握用声势和歌唱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并应用到歌曲《大鼓和小鼓》的演唱活动中。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2. 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3. 手势和歌唱结合表现歌曲情绪。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拟,还有力度的模拟。可以在演唱中引导学生用拍手、跺脚和演唱来表现力度变化,、六度的跳进,在教唱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设计动作表演,再按节奏朗读歌词,之后跟音乐边表演边哼唱,,还可以鼓励学生用和教材要求不同的,自己创造的声音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老师参考的完好教案)
一、导入
欣赏《大鼓和小鼓》音色区别。
提问:这两种乐器是什么?模拟出它们的声音。
学生答复以下问题,模拟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老师评价及总结,大鼓声音消沉,小鼓声音清脆。
学生再次模拟。
老师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大鼓和小鼓》。
二、《大鼓和小鼓》学习歌曲
(一)声势表现
1. 初次聆听《大鼓和小鼓》:做什么动作发出声音可以模拟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呢?
学生答复可以用拍手和跺脚模拟。
2。 老师带着学生在“咚”和“嗵”的地方用拍手和跺脚模拟乐器不同音色。
老师播放音乐,个别学生带着其别人做动作。
老师评价后,再次个别或集体听音乐做动作。
3。 拍手跺脚代替原有歌词。
老师范唱,学生在“咚”和“嗵”的地方用拍手和跺脚模拟乐器不同音色代替老师的演唱。
老师在“咚”和“嗵”的地方只弹琴不唱。个别学生在前面带着其他同学进展这个活动。
老师范唱,集体再次用动作代替歌词.
(二)学习歌词
1。 欣赏《大鼓和小鼓》歌词节奏朗读。
老师分句带着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老师评价及总结后集体按节奏读歌词。
2。 老师弹琴,学生边拍手跺脚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