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物制品简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基础知识一、微生物(一)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 统称为微生物( 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 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常见的经常被生活中提及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原核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真菌微生物、酵母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 1 、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一般<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 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自然界广泛存在。 2 、微生物的种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广义上属于细菌的一种)、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二) 细菌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 只存在称作拟核区( 或拟核) 的裸露 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 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 是一类形状细短, 结构简单, 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 5× 10个[1] 。细菌的个体非常小, 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 微米长[2] , 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细菌一般是单细胞, 细胞结构简单, 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 或著与其他生物共生。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据估计, 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此外, 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极端的环境中, 例如温泉, 甚至是放射性废弃物中, 它们被归类为嗜极生物, 其中最著名的种类之一是海栖热袍菌( Thermotoga maritima ) ,科学家是在意大利的一座海底火山中发现这种细菌的。(三)病毒病毒( virus) 是由一个核酸分子( DNA 或 RNA ) 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 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 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 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 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 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 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 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离开宿主细胞, 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 停止活动, 可制成蛋白质结晶, 为一个非生命体, 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 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 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 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 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 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四)微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 50% 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 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 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 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 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微生物能够致病, 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 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