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须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探究新知
1、沟通汇报。
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沟通一下好吗?
师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觉吗?
2、相识秤。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相识几种常见的秤?
(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相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相识“克”。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蜗牛”。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蜗牛的体重?
(学生爱好高涨)
师:那我们应当选择什么秤来称呢?
师:那我们一起来称一称这只蜗牛的体重。
(示范操作)
师:我们来看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师:以蜗牛为标准,你能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吗?
师:我们分小组来称一称看谁估量的最准。
(小组活动)
师: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师:同学们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称一称,好不好?
听清要求:
(1)先掂一掂,估计一下物品的质量,然后再用天平称出物品的质量。
(2)称好的物品的质量用近似数表示就可以。
师:刚才有的学生想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重,用标尺上的刻度不够,我们还有个方法用法码来称。
说明:游标拨回刻度0,在右盘放入砝码,直至天平平衡。
将砝码和标尺上的质量加起来就是数学书的质量。
师(拿出一袋盐):谁来估量一下一袋盐的质量?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注,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板书1000克)
5、相识"千克"。
师:假如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来称还合适吗?
师:今日老师给大家打算了家里常用的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称的用法?
我们分小组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的物品。
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
师:我们称出了分别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发觉吗?
师:虽然体积不一样,但质量是相同的。
师:同组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师:你能估计一下你的凳子、书包有多重吗?
称一称试一试吧!
小组活动并汇报。
6、相识1000克=1千克。
师:1千克大米和刚才称的1000克的盐比较,请小挚友来猜一猜,谁重?
(学生猜)
师:我们用弹簧秤来称一下这两袋盐的质量。
师:也就是说1000克=1千克。(补充“=”留意读法)
也可以说1000个1克是1千克。
三、应用拓展
1、相识常用的台秤
师:刚才我们相识了天平和弹簧秤我们来一起相识一下台秤,你能读出台秤上的数据吗?
2、相识健康秤
师:谁能说出他们的体重?
3、连线
西瓜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