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勇士》观后感
《勇士》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信任大家有许多值得共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勇士》观后感, 上个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勇士》。看完之后,我很受感动,也明白了:坚持与信念,就是勇士的精神。
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故事。面对敌人多数次的围追堵截,战士们没有退缩,勇往直前。为了按时达到泸定桥,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24小时跑完240里!"他们冒着大雨,摸黑在坎坷泥泞的山路上跑步前进,连他们带的粮食也成了他们前进的负担而不得不扔掉。战士们穿着草鞋,脚都磨破了。等他们历经艰难达到泸定县,有的战士累得乏累的倒下了,恒久的倒在了泸定桥西岸。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就是为了信念而坚持。
这部电影中最令人震撼的应当是飞夺卢定桥的情景了。为了阻挡红军北上,可恶的敌人把泸定桥上的木板都拆掉了,只剩下几根光溜溜的铁索,并且在河对岸埋下重兵,想将红军一网打尽。但这并没有阻挡勇士们前进的步伐。有22名突击队员背着木板、冒着炮火、趴着铁索匍匐,交替前进,以生命为代价,铺就了一条"血肉"之桥。什么叫英雄?什么叫惨烈?什么叫舍生忘死?我想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造就我们今日的华蜜生活。再想想我,觉得很惭愧。一点苦都吃不得,现在天冷了,早上就不想起床;吃东西挑三拣四,奢侈粮食;遇到困难就退缩。比如每次学拉丁舞,老师要我们练基本功,我总是嫌压腿拉筋很痛,不情愿练习,每当老师没看我,我就偷偷休息。直到现在为止,我连一字马都劈得不够标准。以后我肯定不会再这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肯定坚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勇士》观后感4
《红星勇士》这部电影让我感受颇深。它既让我看到了斗争年头少年的纯真,又让我感觉到他们的热血沸腾。
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暑假我在网络上搜寻到了,想要深化了解。
故事是从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的时候起先的。在江西有一个叫柳溪村的村里,有一个特别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叫潘冬子。原来,他的童年岁月是美妙的,但长大到十岁以后,就经验了人生很多的哀痛、磨难、痛楚、离别。
潘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始终都在村中与狐假虎威的土豪胡汉三进行对抗,却不幸被抓住做了俘虏,紧急之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救了出来,才逃过一劫,胡汉三又被抓。从今,潘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地崇拜了起来。柳溪村在红军赤卫队的爱护下过了一段日子。
但好景不长,红军要接着远赴长征,潘冬子的父亲也要随行。父子分别的时候,潘冬子的父亲赠送了一颗红星帽徽给潘冬子当作激励。在父亲离开后,柳溪村里只留下少量的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又在这段时间雇用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往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潘冬子只好跟着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
赤卫队在一次的策划反击中,潘冬子的母亲为了救全部人的性命而牺牲了。从今潘冬子始终都在父母不在身边的环境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潘冬子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希望。性格渐渐坚毅,从一名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变成一个真正英勇的热血少年。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中间哀痛的情节的确让我流泪,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少出现的,那唯恐是因为,它,真的触动了我心的某个松软处了吧。
被拨动的心弦,起先了就没法结束了,就像看到了,就没方法遗忘了……
《勇士》观后感5
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宏大壮举。让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