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 录
一、跨越施工技术措施 3
3
3
3
9
封顶尼龙绳网图 10
11
12
二、跨越
12个
()
4
钢丝绳
×30m
12根
5
元宝卡子
/
60个
6
U型环
3t
12个
7
手板葫芦
3t
12个
8
绳
φ14×50m
2副
循环绳
9
迪尼玛网
17×26m
1副
10
锦纶绳
φ6×30m
2根
11
棕绳
Φ16×30m
6根()
主承力绳
12
滑车
6个
13
(木衫杆跨越架的安装计算)
h≥Hmax+f±Hc
h1≥9+1+= 选择11m
式中 h—跨越架的最小高度,(m)
Hmax—火车通过的平安高度,(m)
f—跨越架空顶网的弧垂,(m);对于尼龙绳网,f=1 m(根据跨越间隔 选择)
±Hc—跨越架地面与被跨越铁路轨道面高差(m)
b≥(B1+2M)/sinβ
b≥(+10)/sin82°= 选择26m
式中b—跨越架的最小宽度,(m)
B1—施工线路两边线间间隔 ,(m)
M—跨越架顶面超出施工线路的宽度,本次跨铁路跨越架两边各留5米。
B—施工线路与被跨越铁路的夹角,(°)。
2*4+9=17米 选择17m
跨越架与铁路最小平安间隔 (m)
跨越架部位
被跨越物名称
铁路
与架面程度间隔
(至路中心)
与封顶杆垂直间隔
(至轨顶)
与绝缘网垂直间隔
(至轨顶)
(1)垂直荷载计算
Wc=200nq
Wc=200×2××=
式中 Wc—跨越架的垂直荷载,N;
n—子导线根数;
q—导线比载,N/m
(2)程度荷载计算
P=K1μ0Wc
P=×1×=
式中 P—跨越架的程度荷载,按架空线的放线张力值取,N;
K1—冲击系数,~;
μ0—导线或导引绳对跨越架的摩擦系数:
架顶为非滚动横梁,且为金属材料,μ0=~
Wc—跨越架的垂直荷载,N;
(3)架面风压的均布荷载
qF=μz *βz*As*V2/1600
qF1=×××19××302/1600=
式中 qF—架面风压的均布荷载, KN/m
μz—风和调整系数;;架高30~
βz—风载体型系数;
跨越架运用圆形杆件时,βz=
跨越架运用平面杆件时,βz=
V—线路设计最大风速,m/s,取值为25~30
As—架面1m范围的投影面积,一般可取架面轮廓面积的30~40%,㎡
(4)滑道绳的程度张力,每条绳最大张力值取2500N
注:正常状况下,跨越架应同时满足线(绳)的垂直荷载及架面荷载的要求;当发生跑线事故时,跨越架应同时满足垂直荷载和程度荷载的要求。
木质衫杆架宽
长26m
高11m
跨越架侧面示意图
(地)线的展放位置确定跨越架的高度、宽度及跨距,并挖出主干详细位置。
,且将坑底夯实后,树立主干。主干采纳棕绳拉线临时固定,。大横杆与主杆穿插点处互相绑扎,由下至上进展操作。小横杆与大横杆应呈垂直布置。小横杆两头应与双侧绑扎。(一根杆上相邻的两个绑扎不得同一方向,应互相绑扎)
,应在第一层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