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
2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提出
2008年,法国医生Léeauté -Labrè ze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通讯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重大发现。 Léeauté -Labr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
2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提出
2008年,法国医生Léeauté -Labrè ze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通讯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重大发现。 Léeauté -Labrè ze等医生第一例采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是因为患儿患有严重的鼻腔毛细血管瘤导致阻塞性、肥厚性的心肌病,尽管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管瘤变稳定,但阻塞性、肥厚性的心肌病的发展,作者顺理成章地用到了心内科常用的降压药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进行治疗。意外之处是治疗过程中却发现血管瘤逐渐变小,在停用糖皮质激素后血管瘤仍继续好转,最后血管瘤几乎完全变平。另一例为累及整个右上肢和右侧面部大部分的斑块样血管瘤患儿,患儿1月大小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血管瘤仍然长大,MRI显示眼球内、外、眶部受累,颈内血管瘤压迫致使气管、食管移位。超声检查显示患儿心输出量增加,患儿9周大小时开始给予普萘洛尔和糖皮质激素治疗,7天之后由于血管瘤缩小患儿能自主睁眼,并能观察到腮腺附近的血管肿块明显缩小。患儿4月大时停止糖皮质激素治疗,继续给予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皮肤颜色明显减退,9个月大小时停止普萘洛尔治疗,患儿睁眼满意,没有发现视觉障碍。
作者发现这2例患儿后,在征得患儿父母书面同意的前提下, 对另外9例颜面部严重或毁容性毛细血管瘤患儿也使用普萘洛尔治疗 ,所有患儿用药血管瘤颜色变浅,并伴有明显的瘤体软化,随后血管瘤明显变小,最后几乎近于扁平。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仅个别出现血压偏低。
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有效的发现带有偶然性,也是基于巧合,但却在儿科、整形外科、皮肤科、口腔科等医师中引起强大反响,成为药物治疗血管瘤的新选择。一些较严重并危及生命的婴幼儿血管瘤,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后,病情可迅速得到控制。
3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适应症
主要用于严重的大面积或头面部的病灶
因血管瘤导致视力障碍、影响进食、阻塞呼吸道等
而非针对任何类型或部位的血管瘤
普萘洛尔的药理作用
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可阻断心脏β1和β2受体,具有拮抗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作用,降低心脏的收缩力与收缩速率,同时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肾素释放及降低心排血量,还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主要与药物的膜稳定作用及抑制血小板膜Ca2+转运有关 。
普萘洛尔的主要作用
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 高血压。
4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可能机制为:
⑴下调血管瘤增殖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血管瘤的消退。
⑵加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使血管瘤萎缩。
⑶选择性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9及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影响血管形成等。
5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前的准备
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在确保心、肺功能良好的前提下方可选择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
血管瘤用药前,应常规行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6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使用剂量
对于大于3月住院治疗的婴儿:初始剂量 为 0 .1 7 mg/kg/dose,每8h给药一次,每次用药后1h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糖,如果2次用药后患儿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低血糖症状,用药剂量可加倍,,普萘洛尔剂量可再次翻倍, mg /k g/dose, 相当于2 mg/kg/d ( 一般不超过此总量).用药持续至血管瘤增生期结束或瘤体消退并不再生长,(此时可不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糖),然后逐渐减量 ,直至停药,减量时间应超过 2周 。
小于3个月的婴儿 :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大,应该尽量不用普萘洛尔,不得已要用的话,剂量升级一定要减慢。
7 普萘洛尔停药注意事项
普萘洛尔不能突然停药,一定要缓慢减量,减量时间应超过 2周 , 避免普萘洛尔的反跳作用 。
8 普萘洛尔的主要不良反应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心动过缓、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
对呼吸系统地影响:支气管痉挛 、哮喘、肺水肿等。
对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低血糖、高血钾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恶心、腹泻、胃肠道不适及上消化道反流等。
对神经系统地影响:头痛、头晕、疲倦、感觉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