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离骚.doc

格式:doc   大小:16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离骚.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7/2/1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离骚》( 《离骚》篇名的意义,司马迁引淮南王说: “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解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二说虽不同,但都可以讲通。) 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 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溶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对诗人的理想有清楚的完整的表现。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他列举历史上兴国的圣君和乱亡的昏君,希望楚王以“遵道得路”的尧舜为榜样,以“捷径窘步”的桀纣为戒鉴,把楚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国家。不仅如此。处于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变革时期,诗人为了真正达到这一目的,还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举贤而授能兮, 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而授能”, 即不分贵贱选用贤能来治理国家; 所谓“循绳墨而不颇”, 即修明法度, 严格按法度办事。这是与维护贵族特权的世袭制度和“背法度而心治”的原则针锋相对的。可以说, 祖国的富强是诗人理想的目标, 进行政治革新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与追求进步政治的精神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这既说明了诗人思想的进步性,也说明了他的爱国理想的深刻性与人民性。《离骚》的基本内容就是表现诗人对实现这一崇高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的斗争。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从篇首到“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妇媭之婵媛兮”到篇末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已往历史的回溯。他叙述了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诗人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这一切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他对楚王说:“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聘兮, 来吾导夫先路!”但是诗人这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愿望,却因为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迫害和打击。贵族群小向他围攻,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王听信谗言,不仅不信任他,反而放逐了他;他为实现理想而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当诗人回顾到这些,想到自己的理想遭到破坏,祖国的命运岌岌可危,便抑止不住满腔愤怒的感情,向腐朽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痛斥贵族群小“竞进以贪婪”,“兴心而嫉妒”,“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指出他们蝇营狗苟, 把祖国引向危亡的绝境:“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他怨恨楚王的昏庸,不辨忠邪。他还大胆地指责楚王反复无常: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对人才的变质,诗人也表示了深深的惋叹;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哀众芳之芜秽!”但是诗人并没有被这种沉重的感情压倒, 也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 他宁肯承担迫害,也不变志从俗: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深信自己的正确,要永远坚持自己的道路,忠于理想: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脩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被腐朽的贵族集团排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之外,他苦闷傍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