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碳14应用实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碳14应用实例.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2/4/9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碳14应用实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碳 14 应用实例
生活中我们见面总不免要问对方: “你有多大?”同样考古学家新挖
到一个遗址也需要问: “你有多大?”但不是每个遗址都留有文字来
告诉考古学家问题的答案, 学者们往往要借助一种来自自然科学的技
术,这就是我今天要向化相对不大,
但并不是真正恒定的。 利用统一的现代标准计算出来的年代并不是日
历年代,只能称为碳十四年代。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学者们又找出了
一个辅助的方法,就是通过树轮年代校正曲线来进行校正。树木春长
秋止, 在树干截面上形成疏密相间的年轮, 年轮的宽窄是由当年的气
候等因素决定的,科学家根据年轮的宽狭序列便可知道其生长的年代。
他们首先建立起近几万年的树轮序列, 然后测定每一个年轮的碳十四
含量,作出了一个曲线,就是树轮年代曲线图。用它校正,可将误差
缩减到几年。
都灵裹尸布奇案
耶稣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但到了文艺复兴后, 人们大都认为那不
过是神话。 但在都灵天主教堂却长期保存着一块据称是耶稣裹尸布的
圣物。围绕着这块布,科学家在争论,老百姓在谈论,就连教会内部
也是议论纷纷。它本身的经历就很有传奇色彩,多次易手,多次险些
被毁,而对于它的真伪,更是众说纷纭。 1898 年,都灵大主教曾允
许科学家进行直接实物考察, 上面显示出有十分逼真精细的人体影像,
诸多细节与《圣经》上的记载吻合。但这并没有使争论平息。 1949
年,碳十四常规测年法问世,有人便提出来要为裹尸布测年,但这种
方法需要太多的样本, 几乎要把整个裹尸布都搭进去, 教会当然不会
同意。
碳十四AMS1出现后,由于它只需几毫克样本,不会对裹尸布造成损
害,因此科学家希望能用这个方法给裹尸测年。经过十年艰苦谈判,
教会终于同意了。
公元 1988年 4月 21 日,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 不列颠博物馆的考
古专家和大主教一块来到都灵教堂, 他们关闭了严密的保安系统, 从
圣器中取出这块有争议的尸布, 大主教亲自从上面剪下一块长七厘米、
宽一厘米的布条, 然后分成三小块, 分别装在三个标有号码的金属盒
中,送到三家权威检测实验室进行严格的盲测。结果很快出来了,三
家实验室的独立测量结果非常一致,这块裹尸布的年代为公元 1260
至 1380 年之间。 裹尸布是中世纪的产物, 不可能是耶稣时代的东西。
这件事本身固然很有意义,同时,也使碳十四测年技术名声大振。
中国的碳十四测年工作最早是由仇士华先生开展的, 成绩斐然, 曲折
也颇多 .
1949 年 3 月,当美国科学家利比研究碳十四测年技术成功并发表成
果时, 中国的大地上却正激战正酣, 国共双方的这场内战吸引了几乎
所有人的目光,对于这项考古学革命性的成果,没有人去注意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都开始启动。 1955 年,当时的中国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首次关注到这项技术, 并把它向中国考古
界作了介绍,马上引起考古界强烈反响。当时,中国大地上考古发掘
已取得许多重大发现, 尤其是许多史前遗迹重见天日, 但对于它们的
年代却又说法不一,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门技术, 无疑会给考古界一
个登上新高峰的机会。
但是当时的中国政治风潮叠起,考古学家直到 1959 年才见到曙光。
在夏鼐同志的领导下, 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