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生物实验报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doc

格式:doc   大小:27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实验报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17/2/2 文件大小:2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实验报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生物实验报告姓名:班级:日期: 同组者: 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速度测定坐骨神经干不应期测定实验目的: 。 2. 观察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双向性传导并测定其传导速度。 5. 了解蛙类坐骨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实验原理: 神经或肌肉发生兴奋时,兴奋部位发生电位变化,这种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即为动作电位。可通过引导电极在仪器上进行记录。用电刺激神经,在刺激电极的负极下神经纤维膜内产生去极化, 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膜上产生一次可传导的快速电位反转,即动作电位。神经干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其动作电位是以膜外记录方式记录 2 到的复合动作电位。如果两个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处,便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双相动作电位。通常实验室常用的是方波电刺激,固定波宽,即刺激持续时间与强度/ 时间变化率二个参数不变,只改变刺激强度,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作用于组织时,组织的反应。在安静状态下神经干中的神经纤维处于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极化状态。当神经纤维受刺激兴奋时,受刺激部位的膜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的膜形成局部电流,并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 3 当局部电流传到电极 4时,电极 4处的膜去极化(膜内变为正, 膜外变为负) ,而电极 5 处的膜尚未兴奋,故电极 5 处电位相对于电极 4 处高,此电位变化过程即形成双向动作电位波形的 AB 段。当兴奋传至电极 5处时,该处的膜去极化,膜外电位相对于电极 4处逐渐降为 0,此电位变化过程即双向动作电位波形的 BC段。当电极 5尚处于去极化状态,而电极 4处膜逐渐复极化时,电极 5处膜电位相对于电极 4处的膜电位逐渐降低为负值,此电位变化过程即双向动作电位波形的 CD段。当电极 5处的膜复极化时,电极 5处的膜电位逐渐恢复至电极 4 处电位水平,此电位变化过程即双向动作电位波形的 DE段。神经组织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后,其兴奋性将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依次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然后回到正常水平。采用两次脉冲,通过调节两次脉冲间隔,可测得坐骨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实验对象:蟾蜍实验器材:蛙板、探针、粗剪刀、细剪刀、镊子、玻璃分针、大头针、培养皿、滴管、烧杯、锌铜弓、神经屏蔽盒、任氏液、 Pclab-U E 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等。 4 实验方法及步骤: 1. 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 毁脑脊髓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剥皮(之后洗净双手和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 完成坐骨神经标本 分离两腿 游离坐骨神经 完成坐骨神经标本 2. 仪器连接神经干标本盒两对引导电极分别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1、 2通道注意:各仪器应妥善接地,各仪器的连接应接触良好。 3. 实验观察?动作电位的观察。 5 ?传导速度的测定(及参数设置)。?倒换神经干的放置方向,动作电位有无变化。?在两记录电极之间滴上 KCl 溶液或普鲁卡因,观察动作电位的变化。观察到变化后,用任氏液洗掉 KCl 溶液,直至动作电位恢复。实验结果: 刺激电压达到 时,开始出现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