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道德讲堂
第1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对它们充满无限的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德)康德
第2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为由“实然”向“应然”转化。
第23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二、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
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
第24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中国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的概括。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在内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是作为人道主义的“仁”与作为等级宗法制度的“礼”的结合,“仁”是其内核,“礼”是其形式。
第25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利”与“义”关系)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第26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第27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第28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三、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现状?道德建设如何进行?
第29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社会处于两个转化期:第一个,由一个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第二个,从计划经济在最近20年时间里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
社会转型的后果:市场化、商业化和世俗化使得社会上道德水准、道德期待、道德评价标准不断下降,以致我们经常听到道德危机、道德滑坡、道德真空、道德败坏等抱怨。
第30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对道德现状评价的观点
2006年,新浪网的网络调查投票,对“您认为中国人的道德现状”进行表态,总计投票2506个,%,%,%,%。
“老人跌倒该不该扶起”的调查
哲学家黎鸣:《道德的沦丧》之观点
北师大教授檀传宝的观点
第31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当代中国是我们历史上道德问题非常严重的时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道德败坏比较严重的时期。
1)支撑传统中国道德体系的传统家族社会被破坏爱自己的父母
2)道德的观念支撑体系发生了变化宗教
当代中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我们道德建设也处于一个最有希望的时期。由中学生
吉林大学高文新教授的观点
第32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爱自己的父母,“孝”是仁的根本
爱自己的亲人,
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第33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宗教与道德
惩恶劝善
止恶行善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以地狱为惩戒
以天堂为许诺
中国的道德传统是把道德与天理连在一起的,在道德实践中,不需要宗教就可以获得道德的提升、人格的提升、精神的提升。通过儒家的思想,把佛家和道家结合到一起,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自近代以来,这种文化不断受到内外夹击而遭到破坏。
第34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由中学生集体不让座所引发的思考
2010年11月5日,在南京市公交车上,7名中学生漠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集体不让座。该现象在网上曝光后引起广泛争议,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90后没素质;2)不让座是极端自私和冷漠的行为;3)让座不是义务;4)学生很辛苦,书包很沉重,老年人应该体惜年轻人;5)周围人都不让座自己不好意思让;6)学生集体不让座是中国教育的悲哀;7)学生集体不让座反映出中国道德滑坡现象。
第35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吉林大学高文新教授:个人的、法制的、理性的社会状况,就是建立新道德的起点;
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底线伦理——成为社会所有成员无论如何必须共同遵循的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第36页,共39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三
个人观点:
结合时代精神,突出道德的人文关怀,继承和发扬“仁爱”精神、“博爱”思想;
道德建设中注重将利己与利他